[发明专利]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整机升力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9916.0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光;吴敏;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U10/10 | 分类号: | B64U10/10;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刘传勇 |
地址: | 330224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旋翼 无人机 整机 升力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整机升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搭载第一旋翼的无人机分别以第一动力参数和第二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其中,所述动力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参数,所述动力参数包括第一动力参数和第二动力参数;
控制搭载第二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一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三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旋翼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旋翼的螺距;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无人机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应的上升速度;
基于所述上升速度、螺距以及动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升力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搭载第一旋翼的无人机分别以第一动力参数和第二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包括:
控制搭载第一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一动力参数多次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飞行时间,并求取所述飞行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时间;
控制搭载第一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二动力参数多次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飞行时间,并求取所述飞行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搭载第二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一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三时间,包括:
控制搭载第二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一动力参数多次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飞行时间,并求取所述飞行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三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无人机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应的上升速度,包括:
基于所述设定高度与所述第一时间之间的商,确定所述无人机在第一动力参数下对应的第一上升速度;
基于所述设定高度与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商,确定所述无人机在第二动力参数下对应的第二上升速度;
基于所述设定高度与所述第三时间之间的商,确定所述无人机在第一动力参数下对应的第三上升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上升速度、螺距以及动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升力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上升速度、螺距以及所述动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正升力参数;
基于所述螺距,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负升力参数;
基于所述正升力参数和所述负升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升力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上升速度、螺距以及动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升力参数之后,包括:
从所述升力参数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最优升力参数;
将所述最优升力参数对应的动力参数和旋翼作为最优配置,用于所述无人机进行日常飞行。
7.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整机升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飞行单元,用于控制搭载第一旋翼的无人机分别以第一动力参数和第二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其中,所述动力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参数,所述动力参数包括第一动力参数和第二动力参数;
第二飞行单元,用于控制搭载第二旋翼的无人机以第一动力参数飞行,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至设定高度所需的第三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旋翼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旋翼的螺距;
速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以及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无人机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对应的上升速度;
升力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上升速度、螺距以及动力参数,确定所述无人机整机的升力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三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99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