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饲料发酵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64555.0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贺;袁凯;戚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福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0;A23K10/14;A23K10/3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谢一龙 |
| 地址: | 211799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饲料 发酵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蛋白饲料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置营养物质以及大豆浆于发酵罐之中并完后才能灭菌过程,后于发酵罐之中依次接入碱性蛋白酶、芽孢杆菌以及酸性蛋白酶完成发酵过程得蛋白饲料;所述碱性蛋白酶于碱性环境之中完成发酵过程,酸性蛋白酶于酸性环境之中完成发酵过程。本发明通过以大豆为基底经过微生物发酵,加上蛋白酶处理,两者间结合,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更彻底。更大程度提高了生物机体吸收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蛋白饲料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它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大豆是较理想的营养氮源,其蛋白含量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我们使用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改性、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分散性,加大应用范围,提高营养价值。蛋白酶能够有效分解蛋白质,分解方法是打断那些将氨基酸连结成多肽链的肽键。蛋白质经酶解以后,其大分子降解称不同链长的小分子,这不仅改变了其功能特性,还由于生成的肽类、氨基酸等更容易被机体吸收消化,其中某些肽类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大豆蛋白饲料初始发酵工艺为将原料大豆浸泡8-20h后,经胶体磨研磨后再加入一些糖蜜发酵液、玉米粉以及淀粉类物质的质量比为210:43:20:10。等在发酵罐中灭菌后接芽孢杆菌菌种液体发酵得到的膏状蛋白饲料。优质膏状蛋白饲料富含多种机体必需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促进生物体功能性蛋白、脂肪酸、内源酶等的合成,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性价比高,同时也是一种含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的蛋白饲料。
大豆经浸泡加入糖蜜发酵液、玉米粉以及淀粉类物质等在发酵罐中灭菌后接芽孢杆菌菌种液体发酵得到的膏状蛋白饲料,再加上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将蛋白质水解彻底,两者间结合,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更彻底。更大程度提高了生物机体吸收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蛋白饲料发酵工艺,更好地发挥大豆蛋白功能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饲料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置营养物质以及大豆浆于发酵罐之中并完后才能灭菌过程,后于发酵罐之中依次接入碱性蛋白酶、芽孢杆菌以及酸性蛋白酶完成发酵过程得蛋白饲料;
所述碱性蛋白酶于碱性环境之中完成发酵过程,酸性蛋白酶于酸性环境之中完成发酵过程。
进一步地,接入所述碱性蛋白酶进行发酵过程之前,将发酵罐降温至50-45℃,并调整发酵罐内pH为7.2-8.0。
进一步地,接入所述酸性蛋白酶进行发酵过程之前,将发酵罐内温度调整为37-45℃,并将pH调整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物质包括糖蜜发酵液、玉米粉以及淀粉类物质的质量比为210:43:20:10。
进一步地,所述芽孢杆菌取自芽孢杆菌甘油管,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之内备用,所述液体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0%蛋白胨,0.3%牛肉粉以及0.5%氯化钠,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芽孢杆菌于30-40℃下完成发酵过程,所述发酵过程持续18-30h。
进一步地,接入所述酸性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后发酵过程持续2-8h。
进一步地,将发酵罐之内升温至60-90℃并保温0.5-2h完成灭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以大豆为基底经过微生物发酵,加上蛋白酶处理,两者间结合,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更彻底。更大程度提高了生物机体吸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润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润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4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