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64123.X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庄重;邹云峰;徐超;周红勇;杨美蓉;孙雨婷;马玉龙;朱海;赵磊;赵新宇;李一鸣;尹泽然;周家亿;陈奕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6 | 分类号: | G06F16/906;G06F16/2455;G06Q50/06;G06F18/22;G06F18/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王萍 |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行业 文本 用电 负荷 耗能 企业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明确行业类型的企业清单;
步骤2,建立企业产品标准库;
步骤3,建立企业用电标准库;
步骤4,获取企业名称、产品、用电信息;
步骤5,计算该企业名称与标准信息中的余弦相似,得到名称相似度矩阵;
步骤6,计算该企业涉及的产品与标准库中产品向量乘积,得到产品重合度矩阵;
步骤7,计算该企业的用电负荷曲线与标准库中负荷曲线的动态时间规整值,得到曲线相似度矩阵;
步骤8,计算该企业用电特征和标准库中各行业用电特征的最近距离,得到特征相似矩阵;
步骤9,通过赋予不同特征权重,将上述结果融合,结合判别规则,对该企业进行是否为高耗能企业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针对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名称,形成企业名称标准;
步骤2.2,针对六大高耗能行业涉及的产品,构建各个行业的产品频度字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1中,获取该行业下的所有企业名;针对其中每个企业名称计算其与剩余企业名称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分别计算每个企业名称与其他企业名称的文本相似度之和,将其作为衡量该企业名称与整体的关联性指标;
其中,Ri表示企业i与整体关联度;M是该行业下企业总数量-1;sij表示企业i与企业j之前的名称相似度;
将各个企业的R值排序,选取前N个相似度最大的企业名称作为该行业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名称;对每个行业重复以上步骤,最终得到分别对应每个行业的字典,该字典存储了对应行业涉及的产品及其概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2中,获取该行业下,各个企业所涉及的产品信息;遍历该行业下,每个企业涉及的每个产品,对应产品的数量加1,形成该行业所涉及的所有产品,以及产品出现的次数的一个对应关系;将上述得到的每个产品出现的次数除以所有产品出现的次数和,得到各个产品对应的概率;对每个行业重复以上步骤,最终得到分别对应每个行业的字典,该字典存储了对应行业涉及的产品及其概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建立企业用电负荷曲线标准库;
步骤3.2,建立企业的用电特征标准库。对每个行业的每家企业计算尖峰个数、大波动率个数、峰谷占比、日负荷率、日最小负荷率。然后将同一个行业的各家企业的特征值求平均,作为用电特征库的元素。该用电特征库是一个6*5的矩阵,行对应6个行业,列对应5个特征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1中,对每个行业下所有企业的用电负荷曲线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处理;计算每个处理后的负荷曲线与剩余其他负荷曲线之间的动态时间规整值;将每个负荷曲线与其他负荷曲线的动态时间规整值求和,作为衡量负荷曲线的典型性值,选取前N个典型值最大的作为该行业下的代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行业文本和用电负荷的高耗能企业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根据企业名称搜索企业网站、上市公司发布的主营业务构成信息获取该企业相关产品信息;
步骤4.2获取企业的用电负荷曲线,然后进行平滑处理和归一化处理;
步骤4.3根据企业的用电信息分别计算企业用电五大特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41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