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驱动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9215.0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P·马雷斯;J·普罗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4 | 分类号: | H03K17/284;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秦晨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驱动器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分布式驱动器及方法。电容耦合可实现提供差分信号线的斜率控制切换的多域分布式驱动器中的部件的更严格同步操作。一种例示性分布式驱动器包括:第一组晶体管,每个晶体管被耦合以驱动第一总线线路;以及第一组延迟元件,该第一组延迟元件被配置为顺序地启用和禁用该第一组晶体管;第二组晶体管,该第二组晶体管各自被耦合以驱动第二总线线路;第二组延迟元件,该第二组延迟元件被配置为顺序地启用和禁用该第二组晶体管;以及至少一个电容,该至少一个电容将该第一组延迟元件中的第一节点耦合到该第二组延迟元件中的对应第二节点,以同步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处的信号转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有线数字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跨多个电压域操作的分布式差分总线驱动器。
背景技术
车辆制造商采用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控制车辆操作的各个方面。通常,这些ECU必须协同操作以提供期望的操作特征,例如巡航控制、电动车窗、电动镜、防抱死制动、停车辅助和自主驾驶。ECU可通过诸如例如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之类的通信总线来互连。与此类总线相关联的导线布线能够使它们易受电磁干扰影响并易于引起电磁干扰。因此,与CAN总线和其它汽车网络有关的各种设计标准提供了使此类干扰最小化的特征,但是当数据速率增加到大约1Mbps和超过1Mbps时,现有特征可能无法提供对CAN总线的充分保护。
发明内容
可至少部分地通过电容耦合的多域分布式驱动器来解决上文确认的问题,该电容耦合的多域分布式驱动器可以实现差分信号线的更严格同步的斜率控制切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分布式驱动器包括:第一组晶体管,该第一组晶体管各自被耦合以驱动第一总线线路;第一组延迟元件,该第一组延迟元件被配置为顺序地启用和禁用该第一组晶体管;第二组晶体管,该第二组晶体管各自被耦合以驱动第二总线线路;第二组延迟元件,该第二组延迟元件被配置为顺序地启用和禁用该第二组晶体管;以及至少一个电容,该至少一个电容将该第一组延迟元件中的第一节点耦合到该第二组延迟元件中的对应第二节点,以同步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处的信号转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布式驱动器的特征在于,第一节点是串联连接第一组延迟元件中的延迟元件的第一中间信号线,并且第二节点是串联连接第二组延迟元件中的延迟元件的中间信号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布式驱动器的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延迟元件和第二组延迟元件中的延迟元件各自包括具有中间信号线的一对反相器,其中第一组中的每个延迟元件的每个中间信号线电容地耦合到第二组中的对应延迟元件的中间信号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布式驱动器的特征在于,第一组晶体管在第一电压域中的两个电压之间驱动第一总线线路,并且第二组晶体管在第二电压域中的两个电压之间驱动第二总线线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布式驱动器的特征在于发射数据信号被耦合到第一电平移位器,该第一电平移位器将发射数据信号移位到用于第一组延迟元件的第一电压域中,并且其中该发射数据信号被耦合到第二电平移位器,该第二电平移位器将发射数据信号移位到用于第二组延迟元件的第二电压域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分布式驱动器的特征在于,第一组晶体管中的晶体管各自被耦合以使用相应的电流源来驱动第一总线线路,并且第二组晶体管中的晶体管各自被耦合以使用相应的电流源来驱动第二总线线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第一组晶体管驱动第一总线线路;使用第一组延迟元件顺序地切换该第一组晶体管;以第二组晶体管驱动第二总线线路;使用第二组延迟元件顺序地切换该第二组晶体管;以及使用第一组延迟元件和第二组延迟元件的对应节点之间的电容耦合来同步第一组晶体管和第二组晶体管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延迟元件和第二组延迟元件中的延迟元件各自包括具有中间信号线的一对反相器,其中第一组中的每个延迟元件的每个中间信号线电容地耦合到第二组中的对应延迟元件的中间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9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