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客运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8335.0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于连震;于泳;牟志成;刘通;丛培鹏;刘哲;房祥飞;孙闯;史鸿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10;B61D15/12;B61D1/00;B61F1/08;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陈黎明;李红萧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轨道 检测 巡检 功能 客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客运车辆,包括:车体底架结构,其上设置有安装接口;轨道检测装置,其安装到安装接口;轨道巡检装置,其安装到安装接口;以及数据处理单元,其安装在车辆内并且与轨道检测装置和轨道巡检装置通信地连接,并且将在线检测到的数据信息通过车载专用传输通道上传至地面终端。本发明能够实现客运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对轨道完成实时检测,有效避免因轨道问题产生的事故,提升突发事故处理能力;本发明能够降低车辆采购成本及运营维护成本;本发明的轨道检测装置和轨道巡检装置安装于车体底架结构上,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车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客运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大力发展,用户对车辆运营安全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轨道安全。目前,国内用户基本使用单一工程检测车对线路轨道进行检测,该工程检测车不承载乘客,然而受限于车辆日常运营,工程检测车通常只能实现每日一次检测,检测时间通常在地铁车辆运营前。如果车辆在当日运营过程中由于轨道问题出现故障,工程车无法对轨道进行实时检测并及时反馈,很容易造成列车晚点或停运等严重后果。
而且,采用工程车具有一定局限性,在车辆日常运营过程中,无法做到对轨道进行实时监测,不能保证对突发状况做好预警工作。并且,目前工程检测车配备的轨道检测装置均安装于转向架端部,在车速提高以及频繁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轨道检测装置较重,对转向架端部结构易造成损伤,存在运行安全隐患。另外,工程检测车的制造及采购成本较高,每个车辆段配备一辆检测车,使用次数为日平均一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及成本增加。
由此,考虑到用户面临的需求难题,如果在客运车辆加装轨道检测及巡检装置,代替工程检测车,会更好的适应运营过程中实时检测轨道的需求,以及降低用户采购成本及运营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客运车辆是令人期望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城轨客运车辆,能够有效解决轨道实时监测问题,充分做好事故预警,大概率避免因轨道问题造成的严重事故,保证运营安全。同时,对于客运列车,在保证检测精度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改变轨道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避免车辆转向架结构受到损伤,根除运行安全隐患。并且轨道检测装置及巡检装置安装于客运车辆,不必单独配备工程检测车,可以有效降低用户采购成本及车辆日常运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轨道检测及巡检功能的客运车辆,包括:
车体底架结构,车体底架结构上设置有安装接口;
轨道检测装置,轨道检测装置安装到安装接口;
轨道巡检装置,轨道巡检装置安装到安装接口;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安装在客运车辆内并且与轨道检测装置和轨道巡检装置通信地连接,并且将在线检测到的数据信息通过车载专用传输通道上传至地面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检测梁、惯性包、线缆和摄像机,轨道检测梁上设置有检测梁连接座,检测梁连接座连接到安装接口,惯性包安装在轨道检测梁的中部上,线缆中的一些围绕惯性包的两侧延伸出来,线缆中的另外一些从惯性包的两侧延伸出来并分别沿着轨道检测梁的两侧延伸至轨道检测梁的两侧的端部处,线缆的端部安装有摄像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检测梁上还设置有防脱挂钩,防脱挂钩连接钢丝绳,钢丝绳连接到车体底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巡检装置包括轨道巡检梁、相机模块和电气辅助件,轨道巡检梁上设置有巡检梁连接座,巡检梁连接座连接到安装接口,相机模块和电气辅助件均安装在轨道巡检梁上,相机模块与电气辅助件相互间隔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8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