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Means蚁群算法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0826.2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东;王雷;蔡劲草;王安恒;王天成;王艺璇;程龙;胡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K9/62;G06N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eans 算法 机器人 路径 规划 方法 | ||
1.一种K-Means蚁群算法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采用一种融合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1)设所有节点以及机器人起点的坐标为式(1)的矩阵P,每一个行向量为一组节点的坐标,共有m+n组节点坐标,假定前m行为机器人坐标,后n行为任务节点坐标,聚类中心矩阵C包含了m个质心的坐标,初始为各机器人初始位置,如式(2);
C=P[0:m] (2)
(2)计算所有任务节点到各机器人起点的欧式距离,结果存入式(3)的矩阵D,D的第j个行向量Dj(1≤j≤m)为所有节点到第j个机器人起点的距离,由式(4)计算,Dis函数能按行计算参数矩阵的行向量的模,元素di,j为第i个任务节点到第j个机器人起点的欧氏距离;
根据式(5)计算每个节点所属质心的序号行向量,Sort函数能按行找到最小元素的位置序号,当且仅当S列表中的前m项元素含有所有的1,2,3…m时,即S列表对应的分类合法,否则为不合法,见式(6);
Dj=Dis(P-C[j]) (4)
S=Sort(D)=[s1,s2,s3,...sj],s1≤j≤m+n∈[0,m] (5)
(3)当且仅当由式(6)的condition=True时,根据式(7)更新质心坐标,其中Average函数能按列计算每列元素的平均值,否则退出聚类过程;
c[i]=Average(P[S==i]) (7)
二、在聚类过程结束后,对每一类中的节点采用蚁群算法以解决一个类的路径规划问题,包括以下子步骤:
(1)设某一类结果中包括机器人起点以及若干个任务节点,则在调用蚁群算法解决时,首先将蚂蚁放置在机器人起点上,然后根据式(8)计算各任务节点的选择概率,使用轮盘赌法选择并将蚂蚁移动到下一个节点,将上一个节点添加进禁忌表中,然后重复计算选择概率和移动的过程,直到所有的任务节点都遍历完;
其中,是由迭代次数t时的第k只蚂蚁由节点i转移至节点j的选择概率,τij(t)是距离启发函数,ηij(t)是信息素浓度启发函数,α和β分别是距离启发因子以及信息素浓度启发因子,allowedk为可行节点列表,其中节点不存在于禁忌表中;
(2)当一代蚂蚁移动终止后,环境中的信息素将会按照式(9)进行削减,以模拟现实中的挥发效果;
τ′ij(t+1)=(1-ρ)τij(t) (9)
在式(9)中,ρ是挥发系数,另外,根据当代蚂蚁的行驶轨迹,对路线上的节点依据式(10)进行信息素更新;
式(10)中,为第k只蚂蚁在节点处留下的信息素浓度,定义如下:
其中,Q为单只蚂蚁在一条路径上留下的总信息素量,Lk为第k只蚂蚁走过的路径总长度;
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到最大迭代次数,输出最优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Means蚁群算法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算法相关参数与变量;
S2、调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任务:
S2.1、将聚类中心设置为各机器人起点节点;
S2.2、开始聚类循环过程:
S2.3、计算各任务节点与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并将任务节点划分给最近的聚类中心以进行分类;
S2.4、对式(6)进行判断,当且仅当式(6)为True时,执行S2.5;否则将上一次的聚类结果返回;
S2.5、根据式(7)计算新的聚类中心,是否达到最大循环条件,若达到,则返回最新的聚类结果,否则,执行S2.3;
S3、分别对聚类结果的每一类节点使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S3.1、将第i(i=1,2...M)只蚂蚁放至起点开始寻路;
S3.2、根据式(8)计算节点的选择概率,使用轮盘赌法选择下一节点并移动;
S3.3、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终点,若是,则执行S3.4,否则执行S3.2;
S3.4、记录所有的寻路结果,保存路径节点信息与路径长度信息,若所有蚂蚁都完成了寻路任务,执行S3.5,否则执行S3.1;
S3.5、按照式(9)、(10)、(11)更新各节点的信息素浓度;
S3.6、若当前迭代次数小于最大迭代次数,则执行S3.1;否则,执行S3.7;
S3.7、循环最大迭代次数T代后结束循环,输出全局最优解;
S4、将每一类的路径规划结果组合并输出,完成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8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