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因果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5933.6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柳一君;孙骥;孙慧妍;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20/50 | 分类号: | G16B20/50;G16B20/30;G16B25/1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因果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因果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多个生物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目标状态的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对多个生物组织的体细胞突变数据、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以及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和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具有不同的可观测性。对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进行解码,就能够得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目标状态的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通过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能够确定目标基因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因果参数,确定该因果参数的过程消除了混杂因子的混杂影响,准确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因果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对基因进行研究的效率。生物组织的状态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研究状态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联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比如,大量的研究表明,癌症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然而,由于各种技术限制,人们仍然不完全了解哪些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以及发展。
相关技术中,通常利用大量的多组学数据通过计算突变频率来识别驱动癌症的基因突变。但是,相关技术往往忽略了由于混杂因子的存在而产生的混杂偏差,导致预测基因突变和癌症生物过程的状态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因果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以提升预测基因突变和状态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因果参数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多个生物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目标状态的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均携带目标基因且处于所述目标状态;
对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体细胞突变数据、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以及所述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所述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和所述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具有不同的可观测性;
对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所述目标状态的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因与所述目标状态之间的因果参数,所述因果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生物组织处于所述目标状态的可能性。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因果参数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考生物过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多个生物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目标状态的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均携带目标基因且处于所述目标状态;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体细胞突变数据、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以及所述参考生物过程活性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所述第一类混杂因子数据和所述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具有不同的可观测性;
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生物组织的第二类混杂因子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所述多个生物组织变为所述目标状态的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
因果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生物过程活性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基因与所述目标状态之间的因果参数,所述因果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目标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生物组织处于所述目标状态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5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