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4928.3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波;薛春荣;刘佩;雷世威;吴明阳;代嘉惠;潘长松;黄海游;王成锋;高铭阳;奉伟;何幸芸;刘其鑫;张志刚;孙海涛;龚小兵;郭胜均;巫亮;唐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喷浆 机器人 装置 | ||
1.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上分别设置的视觉观测模块、侧方防撞组件(2)、前防撞板(1)和数据传输组件(3),视觉观测模块及前防撞板(1)分别安装至车前端,且车体(4)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方防撞组件(2),视觉观测模块、侧方防撞组件(2)和前防撞板(1)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组件(3)有线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防撞板(1)包括第二支板(11)、第三支板(12)、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13),第二支板(11)的一侧通过若干第二支杆固定连接至车体(4)的一侧,且若干第二支杆相互平行设置,每个第二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车体(4)的一侧,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板(11)的一侧,第二支板(11)上均布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设置一个第三支杆(13),第三支杆(13)的外围能够在通孔内滑动,第三支杆(13)的一端卡接至第二支板(11)的一侧,第三支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三支板(12)的一侧,且第三支杆(13)的外围设置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三支板(12)的一侧、第二支板(11)的一侧,车体(4)上设置触动开关,第三支杆(13)的一端接触连接至触动开关的一端,且触动开关信号连接至采集模块,且触动开关通过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至车体(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方防撞组件(2)包括第四支板(22)、第五支板(23)、第六支板(24)和第七支板(25),第四支板(22)固定连接至车体(4)的第一侧,第五支板(23)的一端铰接至第四支板(22)的第二侧,第六支板(24)的一端通过滑动组件铰接至第四支板(22)的第二侧,第五支板(23)的中部通过轴销(21)铰接至第六支板(24)的中部,且轴销(21)上设置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五支板(23)的一侧,第六支板(24)的一侧,第五支板(23)的一端和第六支板(24)的一端分别铰接至第七支板(25)的一侧,第四支板(22)的第一侧设置对射传感器,对射传感器用于监测第四支板(22)和第七支板(25)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采集模块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包括推杆电机,第六支板(24)的一端铰接至推杆电机的活动杆,推杆电机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包括滑块(27)和滑轨(26),滑轨(26)固定安装至第四支板(22)的第二侧,滑块(27)滑动连接至滑轨(26)外围,且第六支板(24)的一端铰接至滑块(27)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支板(22)上安装卷线电机(28),卷线电机(28)的传动轴外围固定连接至钢丝绳(29)的一端,钢丝绳(29)的另一端沿传动轴外围延伸后固定连接至第六支板(24)的一侧,卷线电机(28)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49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视频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自走喷浆机器人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