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426.7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新;刘博嵩;刘伟东;吕恒绪;陈弘;范正奇;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1M17/007;G06N3/00;G06F119/1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碰撞 假人 再现 评价 曲线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假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碰撞假人的力学响应曲线组内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均值和标准差对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进行过滤;确定形状相似度评价函数,沿时间轴移动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根据形状相似度评价函数随时间偏移的大小变化量进行参数寻优;根据时间偏移量沿时间轴移动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获得对齐的参考力学响应曲线;基于对齐的参考力学响应曲线生成评价曲线。本实施例实现了快速构建较高精度的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的目的,为评估碰撞假人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对碰撞假人的再现性进行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假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假人(后续简称为碰撞假人)是检验汽车安全的主要工具,为了验证不同碰撞假人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在可控范围,需要进行碰撞假人再现性测试。与其他产品不同,碰撞假人的传感器输出并不是一个标量,而是一条历史响应曲线。碰撞假人再现性研究的核心即是衡量不同碰撞假人在标定试验中产生的力学响应曲线组之间的差异。
一种衡量力学响应曲线组之间差异的方法即是首先构建每一组力学响应曲线中的代表曲线,然后再评价代表曲线之间的差异,因此构建碰撞假人力学性能代表曲线是执行碰撞假人再现性研究以及评价碰撞假人仿生性的基础。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构建方法,实现了快速构建较高精度的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的目的,为评估碰撞假人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对碰撞假人的再现性进行评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碰撞假人的力学响应曲线组内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分别表征的预设力学响应参数的试验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其中,所述力学响应曲线组包括多个针对碰撞假人同一目标部位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是预设力学响应参数的试验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所述均值和标准差对所述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进行过滤,以剔除异常的原始力学响应曲线,获得过滤后的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
确定在同一时间点处所述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分别表征的预设力学响应参数的试验值的乘积和;
根据各时间点处的所述乘积和构建形状相似度评价函数,以通过所述形状相似度评价函数确定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之间的形状相似程度;
沿时间轴移动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根据所述形状相似度评价函数随时间偏移的大小变化量,基于猎人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获得全局最优解,所述全局最优解为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之间的形状相似程度最高时对应的时间偏移量;
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沿时间轴移动各目标力学响应曲线,获得对齐的参考力学响应曲线;
基于所述对齐的参考力学响应曲线生成评价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统计学手段对原始力学响应曲线进行预处理,消除其中的异常曲线;设计目标函数从全局的角度衡量多个力学响应曲线的相关程度,采用最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的时间参数寻优,准确的对各个力学响应曲线执行时间对齐,可减少算法消耗的计算资源,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描绘碰撞假人力学性能的目的,有利于对碰撞假人再现性进行评价。实现了快速构建较高精度的碰撞假人再现性评价曲线的目的,为评估碰撞假人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对碰撞假人的再现性进行评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