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12424.8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9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任金茹;陆阳;马春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成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1D35/00;B21D37/10;B21D37/12;B23B41/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辉津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8 | 代理人: | 高成树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航天 发动机 火焰 头部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航空航天设备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下模板,底座通过导向滑柱与顶座连接,导向滑柱同时穿过下模板和上模架,顶座上设置有冲压液压缸,冲压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模架连接,下模板上设置有凸模,上模架上设置有凹模,凸模与凹模上均设置有密封孔且与封头相配合,凸模和凹模中间均设置有通孔,凹模的通孔中设置有连接安装筒,连接安装筒内设置有连接组件,钻孔安装筒中设置有钻孔组件,冲孔安装筒中设置有冲孔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钻孔组件和冲孔组件配合。本发明能够使坯料一次成型,避免繁复的工序,以免产生零件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设备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传统的航空发动机正在向齿轮传动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多电发动机、间冷回热发动机和开式转子发动机发展,非传统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涡轮基组合发动机,以及太阳能动力和燃料电池动力等也在不断成熟,在现有航空发动机中,其中燃料或推进剂燃烧生成高温燃气的地方为燃烧室,燃烧室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火焰筒,火焰筒为控制燃烧、掺混以及冷却的金属薄壁筒体,一般由火焰筒头部、涡流器、燃气导管等组成,其中火焰筒头部的功能主要是使高温燃气在火焰筒头部形成低速回流区,保证点火、稳定燃烧和完全燃烧。
而现有火焰筒头部形式多样,头部帽罩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火焰筒头部帽罩在加工时工序繁复且型面复杂成型难,包括钻孔、冲孔、车加工等工序,火焰筒头部帽罩型面顶部还包括超过20个翻边孔,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工序复杂,成型后需要重新拆装进行后续的加工,反复的拆装容易造成零件的缺陷,而航天发动机又属于高精度机械,对零件精度要求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及方法,旨在能够对于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帽罩一次加工成型,防止反复的拆装造成零件缺陷。
现有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209154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该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环形坯料,先将环形坯料放入成型模具中成型U形结构,然后热处理,接着拉伸成型火焰筒凸包,采用加工装置装夹零件,进行车端面加工,在不拆卸装夹装置的前提下铣凸包,铣凸包时,间隔压紧凸包,先铣未压紧的凸包,再压紧已铣好的凸包,进而铣削剩余的凸包,铣削时采用多个凸包同时铣削的方式,该发明虽然能够缩短加工周期,压缩加工成本,但是仍需反复拆卸装夹,仍可能造成零件缺陷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火焰筒头部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板,底座通过导向滑柱与顶座连接,导向滑柱同时穿过下模板和上模架,顶座上设置有冲压液压缸,冲压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上模架连接,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凸模,所述上模架上设置有凹模,凸模与凹模配合使坯料成型,凸模上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下密封孔,凹模上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上密封孔,下密封孔与上密封孔数量与位置相对应,下密封孔与下封头配合,上密封孔与上封头配合,下封头设置在下驱动组件上,上封头设置在上驱动组件上,下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内,上驱动组件设置在上模架上,下驱动组件上还设置有钻孔安装筒,上驱动组件上还设置有冲孔安装筒,所述凸模和凹模中间均设置有通孔,凹模的通孔中设置有连接安装筒,所述连接安装筒内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钻孔安装筒中设置有钻孔组件,所述冲孔安装筒中设置有冲孔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钻孔组件和冲孔组件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凸模与下模板为一体的,凸模设置方向朝上,且位于凸模上表面以下,凸模四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与下模板上表面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架包括上模板、连接柱以及连接板,上模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四个连接柱连接,连接板位于上模板上侧,所述凹模设置在上模板上,凹模设置方向朝下,且凸出上模板的表面设置,上模板、凹模以及连接安装筒为一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成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成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2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