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锂金属、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及全固态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10213.0 | 申请日: | 202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陈规伟;冀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1397;H01M4/36;H01M4/38;H01M4/58;H01M10/0525;H01M10/0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金属 界面 修饰 方法 固态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改性锂金属、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及全固态电池,所述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锂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处理后锂金属;在持续通入氮气条件下,所述处理后锂金属发生氮化反应,表面生成氮化锂界面层,完成所述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本发明在锂金属表面通过锂金属与氮气快速反应构造了一层高致密度、结构完整的界面层,应用于固态电池中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绝缘性,且具有更强的锂枝晶抑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尤其涉及改性锂金属、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及全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基于现有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动力电池体系,2025年后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将难以满足要求。使用不易燃烧的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可以在确保电池安全性能的同时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约66%,因此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
目前限制固态锂电池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过低。由于固体电池所用固态电解质一般较液态电池所用隔膜更厚,只有负极用大幅高于石墨比容量的材料时才能使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要求。锂金属作为高比容量负极材料的代表有许多性能优于石墨,如达3860mAh/g的比容量远超石墨的372mAh/g;-3.04V的低电位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电压;充足的活性锂源可以不断补充体系中活性锂的损失等。
由于锂金属的众多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锂金属负极成为了固态电池中的“圣杯”。但锂金属作为电池负极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锂离子在锂金属上不均匀沉积会出现锂枝晶的生长导致刺穿电解质造成电池短路,这一致命缺点阻碍了锂金属的应用,过去40多年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对锂金属与固态电解质界面修饰的主要方法为在固态电解质或锂金属上增加人工中间界面层,避免两者直接接触。
CN 114242958A公开了一种硫化物固态电池中锂金属界面修饰的方法及应用。将环状醚类有机物单体、含硼锂盐引发剂、塑化剂和添加剂均匀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在室温下静置使单体开环聚合得到凝胶状物质;将凝胶状物质涂覆在金属锂表面,得到有界面层修饰的金属锂电极。界面修饰后的锂金属电极可与硫化物电解质片紧密接触,使电池内阻显著降低。该界面修饰层与金属锂原位反应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可适应电极体积的变化,并诱导金属锂的均匀沉积。同时,该发明的界面修饰层对硫化物电解质也有高稳定性,将该发明修饰后的金属锂应用于硫化物固态电池中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然而,该方法得到的中间层厚度厚且不易控制,同时由于不同电解质的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方法只能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其他固态电解质中无法确定改善效果。
相比于凝胶物质,氮化锂不仅同时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低的电子电导率,而且对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在内的各类电解质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十分适合作为锂金属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修饰层,传统氮化锂镀膜方法主要为磁控溅射、原子层沉积或气相沉积等先进的表面镀膜技术,对固态电解质或锂金属界面进行界面改性,但其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过高,设备昂贵,目前尚无大规模应用的可能。
如何改善制备工艺,提供一种简单且效果优异,普遍适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锂金属改性方法,是全固态电池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锂金属、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及全固态电池,在锂金属表面通过锂金属与氮气快速反应构造了一层高致密度、结构完整的界面层,应用于固态电池中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绝缘性,且具有更强的锂枝晶抑制能力。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所述锂金属界面修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0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氛围灯联合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空间频率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