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6350.3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解卫海;王新宇;刘慧;刘敏;孙崇岭;徐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康亚健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装置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该导流装置包括侧导流板、电机、转动组件和卷收组件,转动组件用于设置于驾驶室上,转动组件能够驱动侧导流板相对驾驶室转动,挡风布的一端连接于转动件,且挡风布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件,转动件转动设置于侧导流板,且转动件用于收卷或释放挡风布,抽拉挡风布的长度可根据车厢与驾驶室之间的间距自由调节,从而使得挡风布能够贴合在车厢的侧壁上,载货的车厢尺寸大小不同,挡风布能够根据车厢的宽度自由调节角度,以使挡风布能够固定在车厢的侧壁上,通用性强,同时挡风布与车厢侧壁相互贴合,减小车辆局部位置的扰流,降低风阻,燃油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导流罩是装在载货汽车或牵引汽车的驾驶室顶部与车厢之间的空气导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减小汽车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降低燃油消耗,对于汽车而言,增加导流罩可以改善气动特性,从而改善燃油经济性。现有的汽车导流罩安装后位置一般是固定不变,当货箱载货高度高出导流罩时,导流效果差,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平顺性,当货箱载货高度低于导流罩时,存在汽车行驶阻力大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导流罩能够实现高度调节,使导流罩适应半挂车或者大货车后部集装箱或牵引货物的高度,降低风阻,省油。但是,该导流罩沿货箱的宽度方向仅能适配一种固定宽度尺寸的货箱,当货箱宽度大于导流罩的宽度时,货箱无法塞入导流罩内,只能满足固定宽度的载货货箱,通用性差,当货箱宽度小于导流罩的宽度时,导流罩与货箱的侧壁有间隙,增加汽车局部位置的扰流,汽车的行驶阻力较大,燃油经济性差。同时,各种各样车型的货箱与驾驶室之间的间距宽窄不一,若间距过大,则导流罩无法贴合在货箱上,导流效果差。
因此,亟需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导流装置,从转动件伸出的挡风布可以在自由调节长度的同时,还能够根据车厢的宽度自由调节角度,通用性强,减小车辆局部位置的扰流,降低风阻,燃油经济性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导流装置,用于安装在驾驶室和车厢之间,包括:
侧导流板;
电机,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后围;
转动组件,用于设置于所述驾驶室上,所述转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侧导流板相对所述驾驶室转动;
卷收组件,包括挡风布、转动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挡风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且所述挡风布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侧导流板,且所述转动件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挡风布,当所述转动件释放所述挡风布时,所述固定件用于安装在所述车厢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挡风布的风阻值,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平面度测量仪和与所述平面度测量仪电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平面度测量仪安装在所述侧导流板上,所述平面度测量仪用于检测所述挡风布与所述侧导流板是否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托架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围,所述托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且所述托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导流板,所述转轴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所述托架带动所述侧导流板相对所述车厢转动。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托板和支撑杆,所述托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6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