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合金细丝材及其冷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6380.6 | 申请日: | 202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辉;周扬;肖东平;杨浩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J5/00;C22F1/02;C22F1/1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细丝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合金细丝材及其冷成型方法,该高温合金细丝材为通过固溶处理、旋锻和退火处理制备得到的所得材料。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高温合金丝材坯料进行固溶处理;S2、利用旋锻机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丝材卡在旋锻机入口进行多段多道次旋锻,并对每段多道次旋锻后的丝材进行退火处理;S3、利用旋锻机对步骤S2中得到的丝材进行最后一道次的旋锻,获得冷成型后的高温合金细丝材。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材料冷成型后的表面质量、组织均匀性、成材率,实现高温合金细丝材稳定化、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细丝材及其冷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塑性等综合性能,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其丝材产品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核电等不同领域。对于弹簧、焊丝用高温合金等零件,需要制备各种不同规格的丝材,在直径<Φ1.2mm的高温合金丝材制备中,目前后续的冷加工主要采用拉伸、辊拉的方法进行减径。在这种高温合金细丝材产品制备过程中,由于其变形抗力大,冷加工塑性低,导致经常发生断丝的情况,且由于采用酸洗工艺,丝材表面有坑洞、割伤等缺陷,影响表面质量。因此冷加工难度较大。
基于上述情况,开发一种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精度高、丝材成材率高的高温合金细丝材冷成型制备方法,实现稳定化、批量化工业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工艺中直径<Φ1.2mm丝材表面损伤、断丝、光洁度差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直径<Φ1.2mm高温合金细丝材及其冷成型方法。本发明主要采用旋锻机进行丝材减径,在旋锻过程中通过控制每个道次的变形量,并采用真空热处理,能有效提高材料冷成型后的表面质量、组织均匀性、成材率,实现高温合金细丝材稳定化、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高温合金细丝材,为通过固溶处理、旋锻和退火处理制备得到的所得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合金细丝材的冷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高温合金丝材坯料进行固溶处理;
S2、利用旋锻机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丝材卡在旋锻机入口进行多段多道次旋锻,并对每段多道次旋锻后的丝材进行退火处理;
S3、利用旋锻机对步骤S2中得到的丝材进行最后一道次的旋锻,获得冷成型后的高温合金细丝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高温合金丝材坯料的直径不大于Φ3.0mm,采用真空热处理炉对高温合金丝材坯料进行固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固溶处理时的冷却方式为充入氩气气冷至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每道次旋锻减径后丝材的压缩率不大于25%,每段多道次旋锻后丝材总的变形压缩率控制在35%~4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采用真空热处理炉进行退火处理,且真空度≤10-3Pa。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退火处理时的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最后一道次旋锻控制丝材的变形量不大于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中,旋锻过程中旋锻机采用20#抗压机械油进行润滑和冷却,旋锻机中具有3个模具锤头,旋锻过程中是由丝材坯料周围均匀分布的3个模具锤头,对丝材坯料沿着径向进行高频率的同步锻打,丝材坯料每次加工受到均匀变形,使得丝材直径均匀的连续渐变减小,向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中,每道次旋锻后,丝材变形压缩率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6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