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4738.1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健;王奉儒;余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26 | 分类号: | G01L3/26;G01M13/025;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黄启梅;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混合 动力 传动系统 传动 效率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台架控制系统输出温度控制指令,使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温度变化至目标温度;台架控制系统输出控制指令,使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驱动电机运转至目标转速、第二驱动电机运转至第一目标扭矩、第一负载电机和第二负载电机运转至第二目标扭矩;台架控制系统获取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各自的转速和扭矩;台架控制系统根据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各自的转速和扭矩,确定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第一负载电机和第二负载电机模拟车轮转速和扭矩,第一驱动电机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第二驱动电机以发动机为动力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台架试验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汽车能耗要求越来越严,各大汽车厂家都在开发混合动力系统汽车,以满足国家能耗法规要求,其中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对整车能耗有重要影响,所以混合动力系统汽车在推向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传动系统效率测试,以评估是否满足项目开发目标要求。在当前已知的传动效率测试方法(CN103852261B、CN112924064B)中,均只有一个输入端,无法适用于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传动系统的两个动力输入端的传动效率测试要求,CN106840665B虽然有两个输入端,但却只有一个输出端,并且没有温度控制装置,无法模拟真实传动系统环境温度,有局限性,同时以上专利中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仅仅只能模拟稳态单一扭矩或转速工况,驱动电机无法模拟发动机或者整车电机的动态扭矩输出工况,负载电机无法根据不同车型参数来自动模拟整车动态行驶阻力对应的扭矩,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稳态工况和动态工况传动效率进行测试,可同时控制、采集两个驱动电机和两个负载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信息,并实时进行传动效率的计算,得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数据和曲线,其中驱动电机既可以模拟整车发动机或者电机的动态扭矩或转速输出工况,也可以实现稳态扭矩或转速输出工况;负载电机既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参数来自动模拟整车动态行驶阻力对应的扭矩加载工况,也可以实现稳态扭矩加载工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包括:
台架控制系统输出温度控制指令,使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温度变化至目标温度;
台架控制系统输出控制指令,使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驱动电机运转至目标转速、第二驱动电机运转至第一目标扭矩、第一负载电机和第二负载电机运转至第二目标扭矩;
台架控制系统获取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各自的转速和扭矩;
台架控制系统根据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各自的转速和扭矩,确定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第一负载电机和第二负载电机模拟车轮转速和扭矩,第一驱动电机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第二驱动电机以发动机为动力源。
优选地,通过在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上分别装配的扭矩转速传感器对第一驱动电机至第二负载电机各自的转速和扭矩进行采集。
优选地,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温度通过同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采用油管连通的温度控制装置进行调控。
优选地,目标温度为预先确定的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的润滑油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目标转速为预先确定的第一驱动电机在不同车速下的多个转速中的其中一个转速;
第一目标扭矩为预先确定的第二驱动电机在不同车速下的多个扭矩中的其中一个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4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