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83855.6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4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华;白逢辉;张驰;张杰;高云鹏;徐姚;王冬杰;蒋哲;虞冠杰;乔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2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升水 推进器 | ||
1.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包括:
导管;
永磁电机,位于所述导管内,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位于定子内,且与定子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轮辋块,位于所述导管内,且位于转子的端部两侧且与所述转子相连,所述轮辋块与所述导管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形成包裹住所述定子的端部和外侧表面的且供冷却液流动的环状“凹”字形间隙流道;
螺旋桨,位于所述转子内部且与所述转子相连;
润滑轴承,其包括润滑轴向轴承和润滑径向轴承,所述润滑轴向轴承和润滑径向轴承均固定于导管内壁内且分别位于所述轮辋块的侧方和上方,所述轮辋块的侧边与所述润滑轴向轴承之间、所述轮辋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润滑径向轴承之间至少形成有所述第二间隙的一部分;
散热环,所述散热环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前后两侧,所述散热环与所述轮辋块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间隙的另一部分;
所述定子在通电后驱动所述转子旋转,所述转子带动所述轮辋块和所述螺旋桨旋转,所述间隙流道的进出口在所述螺旋桨的转动下形成压差,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压差的作用下在所述间隙流道内形成环流对所述定子的端部和外侧表面进行整体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环与第二间隙接触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散热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沟槽为多条同心设置的环状沟槽,每条散热沟槽由散热环与第二间隙接触的外壁面沿轴向凹陷形成,且多条所述散热沟槽在散热环与第二间隙接触的外壁面上沿径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沟槽为多条在散热环的内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沟槽,每条所述散热沟槽在散热环的内壁面上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每条散热沟槽自散热环的内壁面向外倾斜凹陷设置,且所述散热沟槽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轮辋块的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转子包括永磁体和转子环,所述永磁体嵌在所述转子环上,所述轮辋块与所述转子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内表面和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分别包裹有防水护套,所述防水护套采用防水且抗腐蚀的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多个分体的桨叶,每个所述桨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转子环的内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轴向轴承和润滑径向轴承与第二间隙相接触的侧壁面上开设有微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8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