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0076.0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6 | 分类号: | F21S41/16;F21S41/24;F21S45/70;F21S41/3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伟杰;黄姝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大灯 激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一激光光源、导光结构、以及第一光检测单元,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第一反射镜,并由第一反射镜反射到第一出光口,导光结构入光面位于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的光路上,导光结构的出光面朝向第一光检测单元,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从导光结构的入光面进入,并引导至出光面射出并进入第一光检测单元。本发明通过导光结构或者导光条进行导光,从而可以根据车辆需求,将光检测单元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导光结构或者导光条导光至光检测单元进行监测。因此,光检测电路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在合适的地方,使得本发明的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能够满足不同的车辆需求,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汽车大灯中,采用激光作为光源。激光从激光光源中射出,并被反射镜反射收集到正前方的出光口射出。
在激光光源的出口设置有荧光转换装置,在激光光源工作正常时,激光光源发出的蓝光激发荧光粉产生黄光,透过荧光粉的蓝光和激发的黄光混合形成了白光,此时对人眼伤害不大。然而,当荧光转换装置破损时,蓝光可能直接向外泄露,而强度较高的蓝光直接照射人眼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激光大灯破损检测到蓝光泄露时,则需要关闭整个激光大灯。
因此,现有技术设置有光检测单元,在反射镜上设置漏光口,光检测单元对反射镜漏出的光进行检测,以监测激光功率。
然而,现有技术的光从漏光口漏出后是直射,因此,光检测单元必须设置在漏光口的上方,否则难以监测到从漏光口漏出的光,从而导致光检测单元的设置位置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车辆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光检测单元位置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车辆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一激光光源、导光结构、以及第一光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射光线到所述第一反射镜,光线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到第一出光口,所述导光结构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的光路上,所述导光结构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光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光检测单元对从所述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在靠近所述第一出光口的第一端部设置有反射部分光线的收光结构,所述收光结构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导光结构的入光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的入光面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镜远离所述第一出光口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检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远离所述第一出光口的后方,所述导光结构的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下方,所述导光结构的出光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镜后方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入光面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下方向所述第一反射镜延伸,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具有预设夹角,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一光检测单元的上方,所述导光结构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方的面设有光学花纹。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光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为玻璃,所述玻璃的背面设有反光镀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的激光模组,包括:设有漏光结构的第二反射镜、第二激光光源、以及第二光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射光线到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光线由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到第二出光口,所述漏光结构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散射后漏出,所述第二光检测单元对从所述漏光结构漏出的光线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玻璃层以及覆盖在所述玻璃层背面的反光镀层,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向所述玻璃层正面发射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0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