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78383.5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6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钦崎;李丽;颜亭;方亚;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呈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贺贝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地区 防雷 自动 预警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属于雷电预警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设备柜;底座上表面靠近设备柜一侧位置固连太阳能板;底座上表面靠近设备柜另一侧位置固连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连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一侧设有电场仪;安装板上表面设有周向调节机构;周向调节机构上端设有用于测量视野立体角的角度测量机构;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固连于周向调节机构上表面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测量尺;通过设置角度测量机构,在防雷预警报警系统的室外设备进行安装时,可以便捷、快速、准确的对视野立体角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出当前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进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电预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地区,因多数建筑物低矮,环境空旷,水陆交界区域分布较广,加上群众的防雷意识普遍薄弱,在遇到雷雨天气时,时常会因为雷电,造成建筑物损毁、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因此,需要预警报警设备及时对雷电进行预警报警,然后提前发出告警,提醒户外工作人员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和规避措施,以减少雷击伤害事故的发生。
现有的防雷预警报警系统通常由室外设备(大气电场仪)、预警报警设备(声光报警器)以及客户端电脑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大气电场仪作为整个防雷预警报警系统中的关键性设备,其有着严格的安装要求,百度文库《大气电场仪安装选址的注意事项》一文提到,安装时电场仪探头的视野立体角α尽量大(最小为90度),视野立体角α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且在视野立体角α范围内没有建筑、树木等遮挡物,以保证天空和云层都在探测范围内。
但现有技术在进行大气电场仪的室外安装时,一般采取肉眼观看视野立体角的方式进行检测,此种方式针对空旷无遮挡物的地方适用,但是若周围存在一定数量的建筑物及树木等遮挡物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进而影响大气电场仪的检测精度,又或者专门携带安装检测仪器进行测量,但此方式针对农村地区不便的交通来说,携带较为不便,故在实际操作中很少采用。
为此,提出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通过设置角度测量机构,在防雷预警报警系统的室外设备进行安装时,可以便捷、快速、准确的对视野立体角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出当前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进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村地区防雷自动预警报警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设备柜;底座上表面靠近设备柜一侧位置固连太阳能板;底座上表面靠近设备柜另一侧位置固连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连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一侧设有电场仪;安装板上表面设有周向调节机构;周向调节机构上端设有用于测量视野立体角的角度测量机构;
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固连于周向调节机构上表面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前表面下端固连铰链,且辅助支撑板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测量尺;测量尺一侧外表面固连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前表面设有角度线;弧形齿条的上端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一端固连杆体,且杆体的一端贯穿辅助支撑板并固连手柄,且杆体与辅助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辅助支撑板前表面上端设有用于对齿轮进行卡合的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包括固连于辅助支撑板前表面上端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表面贯穿设有顶杆;顶杆的上端固连提手;固定块下表面两侧位置对称固连两个一号弹簧;两个一号弹簧下端共同固连连接块;顶杆下端贯穿固定块、连接块并固连嵌合顶头,其中,顶杆与固定块活动连接,顶杆与连接块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嵌合顶头形状与齿轮齿槽相嵌合,实现对齿轮的卡合锁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呈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呈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8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