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74656.9 申请日: 2022-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5367967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发明(设计)人: 黎忠;彭琳;梁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适然环境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44;C02F3/12;C02F3/28;C02F103/06
代理公司: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代理人: 梁思慧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澜北路6号***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垃圾 焚烧 滤液 深度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垃圾焚烧厂的沥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联通的格栅、初沉池、调节池、UASB厌氧反应池、中间沉淀池、两级A/O反应池、缓冲池、外部超滤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一级NF+SWRO)。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后的水作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等生产冷却用水,水质需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标准。具有水质处理达标、避免二次污染、满足水量变化大的特点,系统运行稳定且自控程度高、投资、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因具有占地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高,可实现对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等显著优势,正逐步取代卫生填埋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厨余废物多、含水率高、热值较低,待焚烧垃圾一般在垃圾储坑中储存3~7天进行发酵熟化,以达到沥出水分、提高热值的目的,保证后续焚烧炉的正常运行。由于生活垃圾自身含有水分以及大气降水,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储池内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带强烈恶臭味,含有机物大多为腐殖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和中等分子量的灰黄曲霉酸类物质,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焚烧厂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一旦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和周围土壤的严重污染,其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若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非常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难以实施,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和生产。

由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特点,如BOD5和CODcr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因此在垃圾焚烧厂内建设独立的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将渗滤液彻底处理的有效方法。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相比,垃圾焚烧场渗滤液处理除了需要具备高COD、氨氮去除能力,还需满足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工艺路线设计中需考虑一定容量的调节池,以便适应水量波动。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方案:预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级A/O+MBR)+膜深度处理(NF+SWRO)。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出水水质需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标准,主要出水水质指标:pH6.5-8.5、CODCr≤60、BOD5≤10、氯离子≤250、氨氮≤10、溶解性总固体≤1000、石油类≤1mg/L。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焚烧厂沥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的格栅、初沉池、调节池、UASB厌氧反应池、中间沉淀池、两级A/O反应池、缓冲池、外部超滤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一级NF+SWRO)。

优选的,上述的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还包括膜浓缩液处理工艺(NF+STRO),污泥处理工艺(污泥浓缩+叠螺压滤机),沼气处理工艺(沼气收集+气水分离+化学脱硫+气柜+沼气增压风机+入炉焚烧/火炬放散),臭气处理系统(玻璃钢管道收集+风机+UV光解除臭设施)。

优选的,上述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所述UASB厌氧反应工艺中采用了采用性能稳定、设计优良的布水系统及三相分离器,且出水回流的设计方法,同时设置了蒸汽加热系统。

优选的,上述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所述A/O反应池采用了完全混合式设计,反硝化池内设射流搅拌器,曝气池内设高效的射流曝气器和射流循环泵。

优选的,上述垃圾焚烧厂沥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中,所述A/O反应池设置了独立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由冷却塔、热交换器、热介质泵、冷介质泵等组成。将热介质泵或硝化液回流泵的加压水高速喷出消除液面泡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适然环境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适然环境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4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