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8770.0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辉;赵孟硕;蒋康涛;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8/31 | 分类号: | B60L58/31;B60L58/12;B60L58/40;B60L50/72;B60L50/60;B60L50/75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称 电极 sofc 电动车 混合 动力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供应模块、空气供应模块、燃烧室、对称电极SOFC、蓄电池、电机以及控制器;所述燃烧室的入口分别与所述燃料供应模块和所述空气供应模块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出口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连通,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出口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器连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连通;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燃料供应模块和所述空气供应模块分别向所述燃烧室供应燃料和空气;
所述燃烧室根据所述燃料和所述空气向所述对称电极SOFC提供热量;
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阳极侧和阴极侧与所述燃料供应模块和所述空气供应模块连通,用于基于所述燃烧室提供的热量生成电流;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对称电极SOFC和/或所述蓄电池驱动所述电机;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对称电极SOFC向所述蓄电池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两位四通电磁阀,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当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当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三出口连通;
当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燃料供应模块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供应模块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阳极侧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阴极侧连通;
当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燃料供应模块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供应模块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阴极侧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阳极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对称电极SOFC的开路电压,当所述开路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或控制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模块包括燃料泵、燃料流量调节阀以及混合器;
所述燃料泵用于提供燃料;
所述燃料流量调节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进入所述混合器以及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燃料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和所述对称电极SOFC之间的燃料路换热器;
所述燃料路换热器的热流进口与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料路换热器的气流进口与所述混合器的出口连通,用于基于燃烧室生成的热量对所述混合燃料进行预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流量调节阀以及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对称电极SOFC之间的空气路换热器;
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获取并压缩空气;
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进入所述对称电极SOFC以及进入所述燃烧室的空气流量;
所述空气路换热器的气流进口与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连通,所述空气路换热器的热流进口与所述燃料路换热器的热流出口连通,用于基于燃烧室生成的热量对空气进行预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对称电极SOFC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料路换热器和所述空气路换热器之间的热量调节电磁阀,所述热量调节电磁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信号调节进入到所述空气路换热器中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87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