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8117.4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午阳;王广华;李文涛;陈彦;周建华;杜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江镜立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糊 识别 评估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利用历史降雨和历史调度策略构建调度策略库,再通过采集实际降雨数据,采用标准化欧氏距离公式,对实际降雨和设计降雨进行相似度分析,可得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从而调用该相似的设计降雨对应的调度策略,从而有效实现对正在进行的降雨过程进行模糊识别,进行人工确认后,执行对闸、泵等排水设施的运行控制,同时,将实际降雨和设计降雨输入水力模型,按设计降雨对应的调度策略模拟运行,计算相似度和峰值水位差,若准确度高,则将该组雨型匹配关系存入调度策略库,从而提高雨型模糊识别的准确性,应用于排水系统的动态调度控制中,可以为城市排水防涝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型模糊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中极端暴雨频频发生,极端暴雨所造成的城市内涝发生率、灾害程度大大提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对区域自然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有效应对极端暴雨,减少城市内涝带来的危害,需要对暴雨的雨型进行识别研究。
在暴雨雨型的识别研究中,雨型的特征要素主要有5点,分别为降雨强度、降雨历时、总降雨量、降雨峰值及峰值位置,现阶段大多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降雨雨型进行分类研究,然而模糊识别法是用时段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百分比作为历史降雨的雨型指标,通过贴近度分析,采用择近原则进行降雨的模糊识别分类,这种模糊识别方法为静态的识别过程,然而在实际降雨过程中,因无法掌握其降雨历时及总降雨量,遂无法采用上述雨型指标对正在进行的降雨过程进行模糊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对正在进行的降雨过程进行模糊识别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具体包括:
每间隔一段时间,采集实际降雨数据;
构建调度策略库,所述调度策略库设定有多个设计降雨和与设计降雨相对应的动态调度策略设计组合;
采用标准化欧氏距离公式计算出实际降雨与调度策略库中的多个设计降雨的距离,识别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
将实际降雨和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分别输入至水力模型中进行水力模拟,评估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的准确度,若准确度高于预设阈值,则调用该设计降雨相对应的动态调度策略设计组合,实现雨型的模糊识别评估。
作为所述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采用标准化欧氏距离公式计算出实际降雨与调度策略库中的多个设计降雨的距离,识别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具体包括:
计算实际降雨与其相对应时段的每一个设计降雨的距离;
取与实际降雨距离最小的设计降雨作为与该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
作为所述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将实际降雨和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分别输入至水力模型中进行水力模拟,评估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的准确度,具体包括:
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分别输入至水力模型中进行水力模拟,通过分析观察所有控制点的水位变化过程;
采用相似性法计算水位变化过程的相似度,并将水位变化过程的相似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出与实际降雨相似的设计降雨的准确度。
作为所述雨型模糊识别评估方法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调用该设计降雨相对应的动态调度策略设计组合,具体包括:
分别调用动态调度策略设计组合内各个闸、泵的调度设计水位作为开关各个闸、泵的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8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