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线动力托辊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3800.9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俊;伍浩培;张郁;杜浩锐;毛天良;陈文辉;刘志辉;王伯盛;谢捷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10 | 分类号: | B65H51/10;H02G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动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线动力托辊,包括电机、夹紧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用于放置线缆,当所述滚轮夹紧所述线缆时,启动所述电机,两个所述滚轮中至少其一转动并拖动所述线缆往后输送;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座体,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座体上以使两个所述滚轮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使用该布线动力托辊进行线缆的敷设,有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线缆的敷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线动力托辊。
背景技术
线缆敷设是电厂、变电站等基建、扩建、大修技改工程中一项非常耗费人力资源的作业,是变电施工的关键工序。
然而当前的线缆敷设作业仍旧主要依靠人力来进行操作,依靠人力操作存在很多的缺陷:首先线缆布线时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对线缆进行拖拽,劳动强度大;其次线缆铺设工作空间狭小,人工之间的相互协调困难,布线效率低,容易影响工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用以解决现阶段线缆敷设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布线效率低的问题。
布线动力托辊,包括:
电机;
夹紧机构,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用于放置线缆,当所述滚轮夹紧所述线缆时,启动所述电机,两个所述滚轮中至少其一个转动并拖动所述线缆往后输送;
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座体,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座体上以使两个所述滚轮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一滚轮拖动所述线缆,所述第二滚轮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线缆。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电机,所述第二座体上相对所述第一滚轮位置处安装有所述第二滚轮,当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弧面,所述第一座体上的所述弧面紧贴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所述弧面,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以所述弧面为基准面转动。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轮以及双向丝杆,所述手轮设置在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均被设计成空心结构,所述双向丝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中。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上固定设置有螺母,所述双向丝杆穿设在所述螺母上。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上开有轴孔,所述轴孔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以及所述电机。
根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与安装架相适配的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活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穿设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通孔以及滑槽,所述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所述滑槽用于穿设所述丝杆并对所述双向丝杆形成限制。
作为上述一种布线动力托辊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基座还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安装固定螺丝以将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3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