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无人智能搜救设备以及海上搜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3401.2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9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斌;谢方伟;孙鹏;凡镕瑞;谢飞;田祖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C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无人 智能 搜救 设备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无人智能搜救设备以及海上搜救系统,包括高速搜救无人艇航行速度快,快速到达事故海域,通过远程遥控释放投射救助装置和救生筏救助集中落水人员;双体搜救无人艇带有升降框和小型搜救无人艇,对落单人员和失去知觉人员执行精准救助;系留无人机、系留气球均携带信号中转站,组成救援区域的局域网,并向集控中心发送现场数据,同时有全景微光摄像头,能精准识别落水人员;集控中心用于接收并分析各种传感器数据,并按照最大救援效率原则给各搜救无人艇发布救助指令。本发明的海上搜救设备能适应恶劣海况,采用多艇协同搜索,空中水面协同搜索,多种救助手段协同救助,可实现精准快速救援,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无人智能搜救设备以及海上搜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海上生物、矿产资源、海水的开发利用,海洋运输等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海上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海难事故频发。又因为海上通航环境存在特殊性,海上救援工作易受到海上天气情况的影响,导致救援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突显出海上救援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的海上救援方法依赖大型船舶及海上专业救助人员的指挥与规划进行救助,人力、物力成本高,且救援效率低。目前的海上救援均是采用人工驾驶搜救艇前往遇难海域,进行救援,人力物力资源成本高,现急需一种无人搜救设备,需要少量人员便可实时远程救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采用无人技术设备进行搜救降低救援成本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无人智能搜救设备以及海上搜救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救援速率慢以及救援成本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智能搜救设备,包括:
高速搜救无人艇,携带简易救助装置,用于快速移动到达搜救现场开展海上搜救行动;
双体搜救无人艇,用于携带大型救助装置,进行大型救助行动;
小型搜救无人艇,安装在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上,用于进行单独救助;
信息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高速搜救无人艇和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中,用于采集搜救海域的海面信息以及搜救现场的视频信息。
红外光电模块,安装在所述高速搜救无人艇、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和所述小型搜救无人艇中,用于红外准确识别落水人员;
全景微光摄像机,安装在所述高速搜救无人艇、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和所述小型搜救无人艇两端,用于实时拍摄的搜救画面。
优选地,所述高速搜救无人艇、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和所述小型搜救无人艇均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船体的航向、航速信息,还采集电机的转速、电压、电流、温度以及船体信息;
海事雷达,用于搜救艇在海中行驶;
北斗定位系统,用于实时传递搜救艇的位置、速度、方向信息。
优选地,中心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每艘搜救无人艇的信息以及画面,并且根据接收的信息以及画面控制进行搜救。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
系留气球,安装在所述高速搜救无人艇上,用于采集海域信息并精准识别所述落水人员及其位置;
系留无人机,安装在所述双体搜救无人艇,用于采集海域信息和利用全景微光摄像机拍摄现场图像。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包括:信息中转站,安装在所述系留气球和所述系留无人机内部,用于覆盖救援区域的局域网,便于信息以及图像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混改性环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提高大型空分粗氩塔运行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