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及车身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7340.0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立;谢晋全;陈琴;田沙沙;陈家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袁雪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表面 焊接 处理 工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及车身结构,将顶盖与侧围板连接,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第一非A面焊缝、第二非A面焊缝以及A面焊缝;检测顶盖与侧围板之间的误差参数;根据误差参数对顶盖和/或侧围板的位置进行调整;对第一非A面焊缝和/或第二非A面焊缝进行第一次焊接;对焊缝位置进行清理;以CMT钎焊技术对第一非A面焊缝进行第二次焊接,对A面焊缝进行第三次焊接,对第二非A面焊缝进行第四次焊接;对焊接后的第一非A面焊缝、第二非A面焊缝及A面焊缝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本发明技术方案基于CMT焊接技术,保证焊接后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焊接质量,降低焊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的A面指的是外观可视面,对表面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车身喷涂后油漆很难遮盖焊点痕迹,因此目前车身A面的外观钣金件主要采用整体冲压成型的工艺方法进行制造。而像顶盖与侧围板由于分属立体空间的两个表面,无法整体冲压成型,因此需要采用拼接工艺把顶盖与侧围连接在一起。
为了解决A面表面质量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汽车制造企业采用的主流工艺方法为首先在白车身上用点焊工艺把顶盖与侧围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在总装车间装上装饰胶条把两个零件的搭接部位进行覆盖美化。在拼接部位加装饰条的方式需要开发饰条的生产模具,大大增加整车的开发制造成本,并且难以保证焊接位置的密封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及车身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所述车身表面焊接处理工艺包括:
将顶盖与侧围板连接,在连接位置处形成有第一非A面焊缝、第二非A面焊缝以及A面焊缝;
检测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的误差参数;
根据所述误差参数对所述顶盖和/或所述侧围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对所述第一非A面焊缝和/或所述第二非A面焊缝进行第一次焊接;
对所述焊缝位置进行清理;
以CMT钎焊技术对所述第一非A面焊缝进行第二次焊接,对所述A面焊缝进行第三次焊接,对所述第二非A面焊缝进行第四次焊接;
对焊接后的所述第一非A面焊缝、所述第二非A面焊缝及所述A面焊缝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可选地,检测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的误差参数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的焊缝间隙大小;
检测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的贴合间隙大小;
将所述焊缝间隙大小与所述贴合间隙大小作为所述误差参数。
可选地,根据所述误差参数对所述顶盖和/或所述侧围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焊缝间隙是否在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判断所述贴合间隙是否在第二预设误范围内;
当满足所述焊缝间隙未在所述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或者当所述贴合间隙未在所述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中的一种,则对所述顶盖和/或所述侧围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直至同时满足所述焊缝间隙在所述第一预设误差范围内、且所述贴合间隙在所述第二预设误差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次焊接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次焊接、所述第三次焊接以及所述第四次焊接采用CMT钎焊单道填充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非A面焊缝进行第二次焊接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