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高温醋酸菌、筛选方法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2493.6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永建;王玉芹;王丽萍;朱圆圆;王柯;刘鹏;于振;叶晓婷;刘稼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12J1/04;C12R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醋酸 筛选 方法 固态 酿造 食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温醋酸菌、筛选方法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所述耐高温醋酸菌为巴氏醋杆菌TCBRC 10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8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巴氏醋杆菌TCBRC 103耐受高温能力强,其在34℃以上具有生物活性,在40℃的生物量为30℃时的44.0%,在42℃的生物量为30℃时的18.4%;(2)所述巴氏醋杆菌TCBRC 103能够增强固态酿造高温环境下食醋中风味物质的含量,即发酵制得的食醋酸度高,有机酸、氨基酸及挥发性物质含量高、种类多且风味好,具备高温环境下工业生产食醋的优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食品发酵技术领域,涉及食醋固态酿造工艺中的一株功能性菌株,具体为一株耐高温醋酸菌、筛选方法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食醋酿造大都采用固态酿造工艺,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氨基酸、酯、酚、酮等风味物质,赋予了我国食醋特有的香气浓郁、口感柔和、营养丰富等优点。同时,香醋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成分可以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胆固醇、抗糖尿病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以醋酸菌为核心的醋酸发酵阶段是传统固态食醋酿造的主要环节。由于固态深层发酵具有热量聚集属性,醋醅发酵过程产生的代谢热会使发酵温度剧升。然而,绝大多数醋酸菌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其最适温度为30℃,当温度达到34℃以上时失去生长活性(Saichana N,Matsushita K,Adachi O,et al.(2015)Acetic acid bacteria:A group ofbacteria with versatile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J].BiotechnologyAdvances,33(6Pt 2):1260-1271),因此发酵温度升高会阻碍菌株的生长和代谢产酸。如果采用翻醅等降温工艺会增加电耗和人力的额外输出,产生更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翻醅不及时会造成发酵温度失控,给食醋酿造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强固态酿造高温环境下,尤其是34℃以上的酿造环境下食醋中风味物质的含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因翻醅不及时造成温度失控而带来经济损失;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耐高温醋酸菌、筛选方法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一株耐高温醋酸菌,所述耐高温醋酸菌为巴氏醋杆菌TCBRC 103(Acetobacter pasteurianus),于2022年5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83。
优选的,所述巴氏醋杆菌TCBRC 103的耐受温度为28-42℃。
优选的,所述巴氏醋杆菌TCBRC 103在40℃的生物量为30℃时的44.0%,在42℃的生物量为30℃时的18.4%。
以上任一所述的耐高温醋酸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江苏科技大学食醋中试车间的香醋发酵进行到第4-7d的醋醅样品,取样位置距离醋醅表层10-20cm处,置于YPDE培养基内42℃富集培养;
S2、取S1富集培养物加入无菌水中,稀释后涂布至GYC固体培养基上,42℃培养后筛选培养基上透明圈最大的菌株;
S3、采用如SEQ ID No.2-3所示引物扩增S2筛选获得菌株的基因组,获得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经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菌株属于巴氏醋杆菌,并命名为巴氏醋杆菌TCBRC 103。
以上任一所述的耐高温醋酸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
优选的,耐高温醋酸菌在固态酿造食醋中的应用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2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