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38936.4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6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兰萍;张成才;王升;董钠;闫滨滨;张燕;王月枫;王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德兴市中医研究院试验培训基地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培养基 苍术 试管 及其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启动培养基,本发明的启动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酵母浸粉5~10g/L、蔗糖25~35g/L、琼脂7.0~7.5g/L、赤霉素300~500mg/L、特美汀200~400mg/L、6‑BA2.5~3.5mg/L、NAA0.05~0.15mg/mL、2,4‑D0.5~1.0mg/L。利用本发明的启动培养基可以在20~25d得到增殖系数达到3~4的茅苍术无菌苗,为后期茅苍术种苗的培育提供了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是菊科(Compositae)苍术属(Atractylodes)的干燥根茎,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称“茅术”或“茅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近年来,野生苍术资源逐年减少,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供需矛盾尖锐,价格不断上涨。在自然条件下,根茎生长缓慢的特性也是导致茅苍术资源面临枯竭的重要原因。为保护野生中药资源,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人工栽培、规范化种植茅山苍术迫在眉睫。但是,由于人工栽培需要3~4年的生长期,且人工种植苍术尚未形成规模,也缺乏系统的质量分析控制研究,目前,市场供应商品仍以野生苍术为主。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茅苍术的离体快繁,成为解决野生茅苍术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可为人工栽培提供质量相对稳定的种苗来源。但是现有技术培育得到的茅苍术种苗的繁殖品质并不理想。
基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为茅苍术人工繁殖提供一种新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培养基,所述启动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
酵母浸粉5~10g/L、蔗糖25~35g/L、琼脂7.0~7.5g/L、赤霉素300~500mg/L、特美汀200~400mg/L、6-BA 2.5~3.5mg/L、NAA 0.05~0.15mg/mL、2,4-D 0.5~1.0mg/L。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培养基的pH为5.8~6.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启动培养基培育茅苍术试管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茅苍术外植体转接入启动培养基中,培养20~25d,得到苍术无菌苗;
(2)将所述的苍术无菌苗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0~50d,得到苍术增殖苗;
(3)将所述的苍术增殖苗转接入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d,得到茅苍术试管苗。
作为优选,所述外植体为剥离种皮的种子。
作为优选,所述外植体转接前还包括对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步骤;
所述消毒剂为酒精和/或氯化汞;
所述酒精的浓度为70~80vt%;所述酒精消毒的时间为28~32s;
所述氯化汞的浓度为0.08~0.12wt%;所述氯化汞消毒的时间为6~8min。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茅苍术外植体转接的方式为:以茅苍术种子胚根和子叶在下,胚芽和胚轴在上的方式进行转接。
作为优选,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德兴市中医研究院试验培训基地,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德兴市中医研究院试验培训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8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