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5512.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侯芸芳;冯梦龙;李坤泽;司马博羽;宗志园;吴文;方大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csms 实现 具有 偏转 高效率 异常 反射 方法 | ||
1.一种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表面天线接收入射波并辐射反射波;
将表面天线与射频电路连接;
根据待设计的反射表面的梯度相位分布确定射频电路参数;
利用射频电路对电磁波特性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天线单元结构图案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设计的反射表面的梯度相位分布确定射频电路参数,具体方法为:
根据所需工作的频带范围对周期边界条件下单元结构的天线效率进行仿真和优化,得到口径效率大于90%的单元表面天线结构;
根据仿真得到的单元射频电路终端开路情况下的单元结构反射特性,观察不同长度的背接射频电路对应的反射系数和相位分布,确定其满足反射率大于90%,相位变化范围覆盖360°的要求;
根据所需要的异常折射角度,确定SCSMS反射相位梯度分布;
根据所需相位梯度分布以及射频电路长度和相位延迟的关系,确定各个基本单元射频电路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SMS包括若干SCSMS单元结构,所述SCSMS单元结构包括:方形金属贴片、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带H形槽的地板结构、射频电路、全金属结构,所述方形贴片和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均位于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上堆叠起来,所述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通过带H形槽的地板结构连接到所述射频电路,射频电路采用带状线结构,上下金属基线和中间的相延线被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分隔,不同介质基板间设置有粘合层Rogers 4450B,全金属结构位于最底端,作为带状线射频电路结构的上地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3,介电损耗切线为0.001,厚度为0.25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CSMS实现具有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层Rogers 4450B的介电常数为3.52,介电损耗切线为0.003,高度为0.1mm。
7.一种能够实现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SCSMS,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天线、射频电路,所述表面天线用于将接收到的入射波转化为导行波并传送至背接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用于实现全反射和特定反射相位梯度变化,通过所述表面天线将导行波传回自由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实现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SCSMS,其特征在于,SCSMS包括若干SCSMS单元结构,所述SCSMS单元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方形金属贴片、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带H形槽的地板结构、射频电路、全金属结构,所述方形贴片和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均位于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上堆叠起来,所述闵可夫斯基分形贴片通过带H形槽的地板结构连接到所述射频电路,射频电路采用带状线结构,上下金属基线和中间的相延线被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分隔,不同介质基板间设置有粘合层Rogers4450B,全金属结构位于最底端,作为带状线射频电路结构的上地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实现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SCSMS,其特征在于,Rogers RO3003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3,介电损耗切线为0.001,厚度为0.254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实现大偏转角的高效率异常反射的SCSMS,其特征在于,粘合层Rogers 4450B的介电常数为3.52,介电损耗切线为0.003,高度为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