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8002.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1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侯恺;郭莹;闫婷;朱美芳;陈国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18 | 分类号: | A61L15/18;A61L15/28;A61L15/44;A61F13/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杜诺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2 | 代理人: | 叶厚平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分段 智能 电热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智能电热敷料包括电发热的导电织物,导电织物具有多个独立控制发热的涂覆区域,每个涂覆区域均设有药物敷料层,药物敷料层包括凝胶基体、包覆于凝胶基体中的温敏性载药微凝胶,以及负载于温敏性载药微凝胶中的药物溶液,且不同的涂覆区域的温敏性载药微凝胶负载的药物溶液种类不同。本发明可刺激不同区域的温敏性载药微凝胶发生相转变,从而根据伤口愈合的阶段性需求释放出不同药物,给药种类、用量以及释放时间可控,从而缩短了伤口愈合周期,改善了治疗效果;且无需频繁更换,有效避免更换敷料过程中引发的伤口二次感染,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以及每次换药可能会增加患者痛苦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伤口是指由于外界或内在因素的影响,超过1个月、治疗未能愈合或无愈合趋势的伤口,包括如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随着近年来慢性伤口患者比例的日益增加,如何提高慢性伤口治疗疗效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目前敷料是护理慢性伤口最常用的手段,可在愈合期内替代受损皮肤起到屏障作用,防止伤口被外界环境污染,同时提供优良的愈合环境。其中凝胶敷料作为湿性敷料的一种,是由三维网络结构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内部水含量高,贴合性好,具有优异的组织相容性,可避免更换过程中造成的二次伤害,并能吸收伤口处渗出的少量组织液。
然而慢性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到多种药物、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并且伤口结构复杂,连片伤口的不同区域处于不同康复阶段。现有技术的凝胶敷料局限于被动释放一至两种活性成分,但忽略了慢性伤口愈合的阶段性及区域性需求,需根据伤口康复情况频繁(如1到2天)更换不同药物类型的敷料,多次换药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而且每次换药可能会增加患者痛苦,另外,还增加了治疗成本、治疗期,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凝胶敷料局限于被动释放一至两种活性成分,需根据伤口康复情况频繁更换不同药物类型的敷料,多次换药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可能会增加患者痛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其包括电发热的导电织物,所述导电织物具有多个独立控制发热的涂覆区域,每个所述涂覆区域均设有药物敷料层,所述药物敷料层包括凝胶基体、包覆于所述凝胶基体中的温敏性载药微凝胶,以及负载于所述温敏性载药微凝胶中的药物溶液,且不同的所述涂覆区域的所述温敏性载药微凝胶负载的药物溶液种类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药物敷料层具有若干凝胶单元,所述凝胶单元呈阵列式分布,各所述凝胶单元的厚度为0.2-2mm,直径为2-5mm,间距为2-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不同的所述涂覆区域的药物敷料层之间预留有宽度为1-5mm的绝缘分隔区,所述绝缘分隔区涂布有不含温敏性载药微凝胶的凝胶基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控分段给药的智能电热敷料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织物先浸泡于含碳材料的分散液中,然后取出并穿过轧辊以实现轧染,烘干后重复轧染数次,制备成导电织物;
S2、将两种温敏性共聚单体、海藻酸钠、引发剂和加速剂加入无机锂皂石水分散液中,室温下聚合10-24h后,将得到的聚合物逐滴挤出至氯化钙水溶液中形成球状微凝胶,并通过调节两种温敏性共聚单体的摩尔比得到具有不同响应温度的球状微凝胶;将球状微凝胶经去离子水洗涤、滤出后冻干,将冻干的具有不同响应温度的球状微凝胶各自放入不同的药物溶液中溶胀12-24h,制备得到负载有不同种类药物溶液的多种温敏性载药微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8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