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小麦玉米长势远程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4972.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随随;张蕾;管雨;陈奇;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小麦 玉米 长势 远程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小麦玉米长势远程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上下两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卡爪,卡爪设置于固定槽的内腔外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第一弹簧沿左右方向等距的内嵌于四个固定槽的内腔中,第一弹簧的内端卡接于固定槽的内腔内侧;推板,推板的可滑动的插接于固定槽的内腔外侧,第一弹簧的外端卡接于推板的内侧;固定柱,固定柱相适配插接于固定槽的内侧外侧,固定柱的外壁左右两侧均位于卡爪的内腔,固定柱的内侧和推板的外侧接触。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如不慎发生炸机时,利用气囊可以对无人机进行保护,防止无人机高空坠落将其内部电气元件损坏,进而避免造成财产损失,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小麦玉米长势远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指导农户进行精准的施肥、喷药等农事操作,需要定期对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长势监控,进而减少农户的种植成本,增加作物的产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使用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长势监控较传统方式会更加的方便,高效,其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块,利用无人机上携带的光谱传感器可以捕捉植物被反射的红光、绿光以及人眼不可见的连个红外光,通过这四种光谱记录农作物生长的图像;
传统的无人机在进行使用时,“炸机”事件频出,如:电池故障、电机堵转、丢失GPS信号、指南针出现错误、丢失图传画面、撞上障碍物、飞行环境恶劣、桨叶老化或安装不牢固和飞行速度过快或者刹车不及时等原因均会造成无人机炸机,而无人机炸机后会影响其飞行能力,进而会导致其从高空中掉落,而传统的无人机通常不设置有保护机构,当无人机不慎出现炸机情况时,无人机从高空中掉落会导致其内部元件损坏,进而造成财产损失,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小麦玉米长势远程监测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不设置有保护机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小麦玉米长势远程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上下两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卡爪,所述卡爪设置于固定槽的内腔外侧;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弹簧沿左右方向等距的内嵌于四个固定槽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内端卡接于固定槽的内腔内侧;推板,所述推板的可滑动的插接于固定槽的内腔外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卡接于推板的内侧;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相适配插接于固定槽的内侧外侧,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左右两侧均位于卡爪的内腔,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和推板的外侧接触;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套接于固定柱的外壁中部;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的前后两侧中部分别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于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板的外端;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无人机的内腔;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压缩空气罐,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前端螺接于无人机的后侧;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后端设置于压缩空气罐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腔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顶端开设于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阻断槽,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前端设置于连通槽的内腔后侧;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阻断槽的内腔上下两侧;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限位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卡接于阻断槽的内腔顶端;阻断铁片,所述阻断铁片的顶端可滑动的套接于限位杆的外壁底端,所述阻断铁片的底端延伸进连通槽的内腔,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卡接于阻断铁片的顶端;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于阻断槽的内腔顶端。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后端设置于连通槽的内腔前端,且第二进气管的前端分别延伸出无人机的上下两侧;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囊分别可拆卸的粘接于无人机的上下两侧,所述气囊位于挡板的内腔中,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前端延伸进气囊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侧与的挡板的内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4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