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多肽的门控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0891.1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殷黎晨;朱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4;A61K38/16;A61K41/00;A61K31/704;A61P35/00;A61P29/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肽 门控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聚多肽纳米粒为核壳结构,其中由聚多肽主链、与聚多肽主链键合的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构成外壳;介孔材料构成内核;所述内核与外核通过化学键相连,所述“门控”聚多肽纳米粒结构式如(I)-(Ⅲ)任一项所示:
其中,R4为阳离子基团;R5为阴离子基团;R6为介孔材料;
n为10-1000的任一整数,x为0.01-0.99,m为1-20的任一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选自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和/或介孔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基团选自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或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基团选自
5.一种“门控”聚多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式Ⅳ所示的化合物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制备得到聚多肽主链;
S2:通过在聚多肽侧链上接枝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得到所述“门控”聚多肽纳米粒;
其中,A为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引发剂选自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和/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或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nm-200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在制备外源性响应纳米开关或内源性响应纳米开关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纳米开关具有磷酸酯酶响应、pH响应或活性氧响应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门控”聚多肽纳米粒在制备跨粘液层材料、跨生物被膜材料、抗肿瘤药物递送材料、光动力试剂递送材料、抗炎剂递送材料或抗菌剂递送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8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