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5953.0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孟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53 | 分类号: | G01S1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吕昕炜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小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相控阵 雷达 杂波图 目标 多普勒 融合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包括步骤1:A/D采样,雷达信号经过雷达接收机的解调及放大后成为中频信号,然后经过零中频处理,解调为视频信号;为了避免检波引起的视频折叠,保持区分正负频率的能力;步骤2:主杂波滤除,雷达接收信号中主瓣杂波的对于目标信号的干扰是最强;步骤3:窄带滤波,为了实现频率域上对回波信号的滤波;步骤4:CFAR,在复杂的杂波环境中检测出所关心的运动目标回波;步骤5:通过对杂波图的分析和建立目标模型和算法,实现静目标的提取和显示,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相控阵雷达的实际应用功能和应用场景,拓宽了相控阵雷达的应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装备,是一种通过电磁波和接收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定目标信息的设备。然而当目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时,自然环境对电磁波或接收回波也会产生散射,从而对目标检测产生干扰,这些干扰被称之为雷达杂波。对于采用下视工作方式的机载相控阵雷达来说,地杂波对目标检测的影响十分突出,因此地杂波的抑制能力就成了检验机载相控阵雷达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获取有效地杂波抑制方法,提升机载相控阵雷达在地杂波中检测微弱目标的能力,必须对机载相控阵雷达工作环境的地杂波特性有充分完备的认识。然而实测的地杂波数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而且花费极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抑制地杂波的方法,以此来研究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地杂波特性,进而为机载相控阵雷达的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提供仿真数据,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控阵雷达具有波束捷变等特点,可以满足对高性能雷达系统日益增长的需要,诸如多目标跟踪、快速识别目标、同时完成目标搜索、识别、跟踪等功能。而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脉冲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连续波雷达的速度分辨力,有较强的抑制杂波的能力,因而能在较强的杂波背景下分辨出动目标回波。因此结合脉冲多普勒体制的相控阵雷达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战略意义。相应的,这种雷达也对信号处理部分的硬件实现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相控阵雷达的实际应用功能和应用场景,拓宽了相控阵雷达的应用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相控阵雷达杂波图目标和多普勒目标的融合显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A/D采样,雷达信号经过雷达接收机的解调及放大后成为中频信号,然后经过零中频处理,解调为视频信号;为了避免检波引起的视频折叠,保持区分正负频率的能力,采用正交双通道处理分解为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I和Q两路信号经过采样电路在距离门上进行量化,然后把同一距离门不同采样时刻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用于后续处理;
步骤2:主杂波滤除,雷达接收信号中主瓣杂波的对于目标信号的干扰是最强,比目标回波能量高出60dB~80dB;为了减小多普勒滤波的负担,降低数字部分的动态范围要求,同时保证对主瓣杂波有足够的抑制能力,对主瓣杂波进行抑制;
步骤3:窄带滤波,为了实现频率域上对回波信号的滤波,采用邻接的窄带多普勒滤波器组来覆盖目标出现的全部多普勒滤波范围,数字式的滤波方法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即FF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中科新微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5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核酸检测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