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3275.6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邬健伟;周玮;王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创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23/611;G08B13/196;G06V20/52;G06V40/18;G06V10/12;G06V10/22;G06V10/764;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龚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眼球 追踪 运动 检测 监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模块,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建立有通讯连接;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在检测到有人员出现时,在第一监控区域针对人员进行眼球追踪,并将采集到的第一实时图像数据传递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实时图像数据确定是否启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并在确定启动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时向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传递启动指令;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在接收到启动指令时启动运行以在第二监控区域针对人员进行运动检测,并将采集到的第二实时图像数据传递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二实时图像数据输出预设的安全报警提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智能终端设备为人们提供家居服务与安全保障已经越来越广泛。例如,现今绝大多数家庭中均安装有监视器来针对家庭环境进行远程的监控和预警。然而,现有的监视器常常将家庭环境中一切运动的事物均判定为有可疑人员,导致频繁地触发对家庭环境中的错误报警,严重影响用户对于监视器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旨在通过监视器针对被监视场景的监控过程当中,准确且智能的进行异常情况报警,避免错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所述基于眼球追踪和运动检测的监视器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建立有通讯连接;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监控区域有人员出现时,在所述第一监控区域针对人员进行眼球追踪,并将进行眼球追踪过程中采集到的第一实时图像数据通过所述通讯连接传递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图像数据确定是否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并在确定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时通过所述通讯连接向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传递启动指令;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在接收到所述启动指令时启动运行以在第二监控区域针对人员进行运动检测,并将进行运动检测过程中采集到的第二实时图像数据通过所述通讯连接传递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实时图像数据输出预设的安全报警提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安装于家庭入户位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第一监控区域采集的图像数据中至少包括家庭门户图像。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对所述家庭门户图像进行识别,以在所述家庭门户图像中识别到预设人像特征时,确定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控区域有人员出现。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为事件相机,所述事件相机在所述第一监控区域采集到人员眼球数据时,根据所述人员眼球数据提取眼球位置特征,并根据所述眼球位置特征进行眼球追踪。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从所述第一实时图像数据中提取眼球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眼球位置信息确定人员视线轨迹;
将所述人员视线轨迹输入预设的可疑人员分类模型以得到所述可以人员分类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并根据所述分类结果确定是否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其中,所述可疑人员分类模型预先基于视线轨迹样本进行机器学习构建得到。
可选地,所述分类结果包括:可疑人员和非可疑人员;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所述分类结果为所述非可疑人员时,确定启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并生成启动指令。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所述分类结果为所述可疑人员时,输出预设的安全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创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创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3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