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3235.1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垚;董现春;张大伟;李学涛;张侠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郭士超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疲劳 仿真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轮的轮辐轮辋模型,采集车轮的载荷谱,其中,载荷谱包括车轮的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将采集到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按照车轮轮辋胎圈座被均分的区域进行分别提取,得到多份不同的胎圈座区域下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将得到的不同车轮区域下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施加到对应位置的轮辋面上,得到轮辐轮辋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有限元仿真结果;将有限元仿真结果带入疲劳软件中,得到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结果。该方法能更准确地模拟真实道路的车轮服役情况,提高试验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测试车轮疲劳方法是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因为实验载荷的单一性,现有实验无法模拟真实道路的车轮服役情况,仿真试验无法满足疲劳试验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双轴疲劳仿真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车轮行驶过程中载荷的分布情况,体现出车轮不同区域受到的载荷存在的差异性,提升了分析精度,以更准确地模拟真实道路的车轮服役情况。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方法,包括:
根据车轮的轮辐轮辋模型,采集所述车轮的载荷谱,其中,所述载荷谱包括所述车轮的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将所述车轮划分成具有相同夹角的多份,并将采集到的所述轴向载荷与所述径向载荷按照车轮轮辋胎圈座被均分的区域进行分别提取,得到多份不同的胎圈座区域下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将得到的不同胎圈座区域下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施加到对应位置的车轮轮辋面上,得到轮辐轮辋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有限元仿真结果;将所述有限元仿真结果、所述车轮轮辋面上各对应位置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不同轮辐轮辋材料的应力寿命曲线以及预选轮辐轮辋材料输入疲劳软件中,得到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结果。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车轮划分成具有相同夹角的多份,包括:将所述车轮划分成具有相同夹角的6-18份。
优选地,所述轴向载荷为第一预设还原系数与垂直于所述车轮胎圈上的力的乘积,所述径向载荷为第二预设还原系数与施加于所述车轮的胎圈侧壁上的力的乘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还原系数在0.3-1.8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还原系数在0.3-1.8之间。
优选地,所述得到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结果之后,包括:若所述预选轮辐轮辋材料的疲劳寿命不满足预设疲劳寿命要求,则对所述预选轮辐轮辋材料进行更新,使得所述预选轮辐轮辋材料满足疲劳寿命要求。
优选地,若更新后的预选轮辐轮辋材料不满足预设疲劳寿命要求,则调整所述轮辐和/或所述轮辋的结构,使得所述预选轮辐轮辋材料满足疲劳寿命要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轮双轴疲劳仿真分析装置,包括:
载荷谱采集模块,用于根据车轮的轮辐轮辋模型,采集所述车轮的载荷谱,其中,所述载荷谱包括所述车轮的轴向载荷以及径向载荷;
载荷谱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车轮划分成具有相同夹角的多份,并将采集到的所述轴向载荷与所述径向载荷按照车轮轮辋胎圈座被均分的区域进行分别提取,得到多份不同的胎圈座区域下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3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