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357.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安;赵港;金飞翔;王小刚;金康;边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89;H01M50/222;H01M50/258;H01M50/224;H01M50/262;H01M50/204;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黄尧昆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立式 电池 结构 | ||
1.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箱外碳纤板(1),由两个结构对称的所述箱外碳纤板(1)拼接组成所述电池箱体的外框架;
两个内撑板机构(2),其各分布在两个所述箱外碳纤板(1)的内侧且高度一致;
上托盘(3),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内撑板机构(2)上,并用于通过两个所述内撑板机构(2)使两个所述箱外碳纤板(1)连接为一体结构;
下托盘(4),其设置在两个所述箱外碳纤板(1)之间的底端位置,以使两个所述箱外碳纤板(1)的底端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内撑板机构(2)包括与所述箱外碳纤板(1)固定连接的L型内撑板(21),所述L型内撑板(2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板组件(22),所述L型内撑板(21)的底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滑板组件(22)在所述L型内撑板(21)上位置的锁定机构(23);
其中,所述上托盘(3)用于固定在所述滑板组件(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外碳纤板(1)由朝向侧面的侧板(11)、朝向后面的后板(12)和朝向底端的底板(13)共同组成,所述侧板(11)、所述后板(12)和所述底板(13)的连接处呈弧形并连接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11)上设有多个下层通孔(111)、中层通孔(112)和上层通孔(113),多个所述下层通孔(111)均匀分布在用于连接所述下托盘(4)的区域,多个所述中层通孔(112)均匀分布在用于连接所述内撑板机构(2)的区域,多个所述上层通孔(113)均匀分布在用于连接所述上托盘(3)的区域;
其中,所述底板(13)上设有两个用于连接所述下托盘(4)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侧板(11)上未设有通孔的区域开设有多个用于减重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板(12)上位于所述上托盘(3)上方的区域开设有槽口,所述后板(12)上位于所述内撑板机构(2)下方的区域开设有半圆槽;
两个所述后板(12)拼接能够使两个所述槽口拼接为U型减重槽口,并且两个所述后板(12)拼接能够使两个所述半圆槽拼接为圆形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内撑板(21)的侧面用于贴合在所述箱外碳纤板(1)的内侧,所述L型内撑板(21)顶端面用于放置所述滑板组件(22);
所述L型内撑板(2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侧板(11)上多个所述中层通孔(112)重合的第二螺纹孔(211),所述L型内撑板(21)顶端面开设有滑槽(212)和多个锁片槽(213);
所述滑槽(212)的朝向与所述L型内撑板(21)的朝向一致,多个所述锁片槽(213)在所述L型内撑板(21)上等距分布的朝向与所述滑槽(212)的朝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板组件(22)包括连接滑块(221)和异形滑板(222)拼接组成,并在所述连接滑块(22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23),所述固定螺栓(223)通过在所述上托盘(3)的内侧拧入所述连接滑块(221)以使所述上托盘(3)和所述滑板组件(22)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立式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滑块(221)能够在所述L型内撑板(21)的所述滑槽(212)内滑动,所述连接滑块(221)的顶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孔(2211),在所述连接滑块(22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11)连通的插槽(2212);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2211)的内侧位于所述插槽(2212)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223)配合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精密成形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3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