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6249.0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G21/26;E04G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李东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装配式 建筑 墙体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墙板(100),所述墙板(100)两侧均设置有与墙板(100)接触的支撑机构(210),墙板(100)侧面底部开设有两个矩型槽(140),矩型槽(140)内侧面滑动连接有矩型块(150),所述墙板(100)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模块(200),支撑模块(200)包括支撑机构(210),所述支撑机构(210)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20),调节杆(220)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21),双向丝杆(221)侧面两侧均旋合连接有与调节杆(220)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块(222),所述滑动块(222)侧面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0),两个所述支撑杆(230)侧面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40),支撑板(240)侧面与墙板(100)侧面接触,所述支撑板(240)两侧内侧面均与相邻矩型块(150)侧面接触,矩型块(150)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240)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插杆(1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00)两个侧面均开设有T型槽,两个所述墙板(100)相对面均设置有连接板(110),两个所述连接板(110)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相邻T型槽内侧面滑动连接的T型杆(111),一个连接板(110)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另一个连接板(110)接触的若干连接框(120),且另一个连接板(110)侧面固定连接有与一个连接板(110)侧面接触的若干固定板(130),所述连接框(120)底面与相邻固定板(130)顶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2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抵块一(121),所述固定板(130)顶面固定连接有与相邻连接框(120)内侧面接触的抵块二(131),且抵块一(121)弧形侧面与抵块二(131)弧形侧面接触,抵块一(121)、固定板(130)与抵块二(131)顶面均开设有漏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10)包括两个限位架(211),限位架(211)顶端与墙板(100)侧面接触,且两个限位架(211)侧面与调节杆(220)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架(211)相对面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12),所述限位架(211)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滚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模块(200)配套附有连接杆(300),连接杆(300)侧面与两个调节杆(220)一端接触,所述连接杆(300)内侧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10),转动杆(310)一端与相邻双向丝杆(221)一端接触,所述转动杆(310)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相邻双向丝杆(221)一端滑动连接的插块(311),所述连接杆(300)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圆杆(320),圆杆(320)侧面两侧与转动杆(310)侧面均固定套接有锥齿轮(330),且位于连接杆(300)同一端的两个锥齿轮(330)啮合传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0)侧面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有与连接杆(300)侧面接触的L型板(250),L型板(250)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槽固定连接的弹簧(251)。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便于组装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前将T型杆(111)插进墙板(100)一侧,通过螺栓旋进连接板(110)与墙板(100)内,将连接板(110)与墙板(100)相互固定;
S2:将两个矩型块(150)分别插进墙板(100)两侧的矩型槽(140)内,移动支撑模块(200),使两个限位架(211)顶端与墙板(100)接触,并使矩型块(150)与插杆(151)位于支撑板(240)一侧内侧面内,拉开L型板(250),使连接杆(300)与两个支撑模块(200)的调节杆(220)贴靠,并使插块(311)与相邻双向丝杆(221)一端插接,松开L型板(250)后,在弹簧(251)的作用下,使L型板(250)夹住调节杆(220),通过L型板(250)对连接杆(300)进行支撑,将连接杆(300)固定在调节杆(220)上;
S3:转动圆杆(320),圆杆(320)通过锥齿轮(330)带动转动杆(310)转动,转动杆(310)通过插块(311)带动双向丝杆(221)转动,双向丝杆(221)转动,使调节杆(220)内的两个滑动块(222)相向移动,滑动块(222)带动支撑杆(230)底端移动,使支撑杆(230)顶端带动支撑板(240)向上移动,使插杆(151)插进支撑板(240)内侧面内,而支撑板(240)通过矩型块(150)带动墙板(100)向上移动,使墙板(100)底面与室内底部脱离,通过两个支撑模块(200)对墙板(100)进行支撑;
S4:直接推动墙板(100),将墙板(100)移动到已安装好的墙板(100)一侧,使墙板(100)一侧的抵块二(131)对应已安装墙板(100)上的连接框(120)底部,再继续转动圆杆(320),双向丝杆(221)继续转动,使支撑板(240)通过矩型块(150)带动墙板(100)向上移动,使墙板(100)顶面抵在室内顶板,而在墙板(100)向上移动时,抵块二(131)逐渐插进连接框(120)内,并与连接框(120)内的抵块一(121)接触,在抵块一(121)的作用下,使墙板(100)向已安装好的墙板(100)移动,使连接框(120)与墙板(100)上的连接板(110)紧贴,并将墙板(100)之间的缝隙通过模板挡住,再向墙板(100)之间灌浆封堵,并对墙板(100)底部与室内底板之间灌浆封堵;
S5:拉开L型板(250),将连接杆(300)取下,再进行下一次的墙板(100)安装,在砂浆完全凝固后,反向转动双向丝杆(221),两个滑动块(222)相背移动,使支撑板(240)向下移动,插杆(151)与支撑板(240)内侧面脱离,再移动支撑模块(200),将支撑模块(200)与墙板(100)脱离,并使支撑板(240)与矩型块(150)脱离,再将矩型块(150)移动出矩型槽(140),通过砂浆封堵矩型槽(14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62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笔生产用喷油器
- 下一篇:一种芯片测试用手动调节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