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和超声波融合的车位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4954.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树森;于宏啸;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流马锐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G08G1/16;G01S1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启知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9 | 代理人: | 肖丛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超声波 融合 车位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泊车方法。一种基于视觉和超声波融合的车位识别方法,包括:车位筛选,当视觉摄像头识别到车位后,对目标车位的车位信息进行判断筛选;车位重叠量计算,计算目标车位与内存中现有车位之间的重叠情况,若不符合要求,则结束计算并舍弃该目标车位;车位的储存与更新,按照车位存储与更新的判断条件,确定目标车位是否存入内存或更新内存中现有车位;车位有效性判断,确定车位是否有效可泊;车位周边障碍物信息处理,当目标车位判定为有效时,进行车位周边障碍物信息的处理并与有效车位绑定后一同储存。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泊车成功率,而且提升了自动泊车系统的泊车效率,使用户可以获得良好的泊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泊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位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人口日益密集,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泊车是日常驾驶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驾驶场景,泊车入位对驾驶技巧的要求较高,在车位比较狭小的情况下,泊车过程中容易发生剐蹭、碰撞等驾驶事故,随着车辆控制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的高速发展,泊车辅助技术已然成为研究热点。
泊车辅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逐步智能化的过程,在早期阶段,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目测判断车位情况。随后,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装备于车辆之上,如在车辆的前、后端安装超声波雷达进行障碍物预警,在车尾安装倒车影像等,但这些传感器仅对倒车环境进行简单反馈,并不能直接参与泊车过程的决策层。
在当前的自动泊车技术中,自动泊车的车位通常采用超声波传感器、环视摄像头或者两者的结合来综合识别车位,识别出的车位通常包括水平、垂直和斜列车位。其通常所采用的识别策略为:当车经过时,发现存在一定的泊车空间,或者检测到较为完整的车位线,则认为此处存在车位。
但是,现有的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超声波传感器是基于检测到的障碍物来判断是否存在车位的;在检测车位时,车位的周边需要有障碍物(如车辆、墙体等);当车位周边无障碍物时,则无法检出车位。环视摄像头基于视觉图像识别车位,受限于视觉算法、摄像头精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车位异常、车位之间重叠、水平车位被识别成垂直车位等多种问题。另外,现有的这些车位识别技术,不具备自动判断是否可以停车的功能,没有与泊车路径规划相联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车位识别方案,解决目前自动泊车场景下车位识别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视觉和超声波融合的车位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车位筛选,当视觉摄像头识别到车位后,对目标车位的车位信息进行判断筛选,满足条件进行下一步判断,不满足条件则结束本次判断。
S2.车位重叠量计算,计算目标车位与内存中现有车位之间的重叠情况,若不符合要求,则结束计算并舍弃该目标车位。
S3.车位的储存与更新,按照车位存储与更新的判断条件,确定目标车位是否存入内存或更新内存中现有车位,同时确定车位是否有效可泊。
S4.车位周边障碍物信息处理,当目标车位判定为有效时,进行车位周边障碍物信息的处理,将这些处理的障碍物信息与有效车位绑定后一同储存。
S5.当前目标车位存储后,启动下一个车位的识别。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S1中车位筛选的具体筛选条件包括:
车位类型只能是水平车位、垂直车位、斜车位。
水平车位的车位宽度>车长+设定值,车位深度>车宽;垂直或斜车位的车位宽度>车宽+设定值,车位深度>车长。
四个车门、后备箱、前机盖都需要关闭。
视觉识别的车位是有效的,且车位置信度>设定值。
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流马锐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流马锐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4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