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9731.1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余诚;李旗军;陈宇;张行;杨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宏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30;E04G5/00;E04G5/02;G01L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左泽辅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摔倒 爬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爬架,所述爬架的底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滑件以及驱动件,且驱动件与爬架固定连接,防滑件与爬架滑动连接,防滑件与驱动件通过伸缩轴传动连接,且驱动件通过伸缩轴驱动防滑件移出爬架与地面接触。本发明通过将两个爬架展开置于地面,爬架的底端呈倾斜与地面接触,接触面积小,此时驱动件通过伸缩轴驱动防滑件下移与地面接触,防滑件下移时发生形变紧贴地面,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从而有效为爬架的底端做防滑处理,避免爬梯使用过程中因为爬架滑动导致施工人员从托板上摔倒,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爬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攀爬至高处,施工人员攀爬时需要借助爬梯。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爬梯主要由顶部的托板以及底部的两个爬架组成,使用时,将底部的两个爬架向托板两侧展开后支撑使用,然而,爬架展开后,爬架的底端为倾斜状态与地面接触,接触面积小,当地面不平整或者湿化时,爬架底端容易滑动,从而导致位于托板顶部的施工人员掉落,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摔倒爬梯,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爬架,所述爬架的底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滑件以及驱动件,且驱动件与爬架固定连接,防滑件与爬架滑动连接,防滑件与驱动件通过伸缩轴传动连接,且驱动件通过伸缩轴驱动防滑件移出爬架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滑件为防滑垫,爬梯为在水泥地面上使用,由于水泥地面通常较为平整,防滑垫下移与水泥地面接触并持续下移时,防滑垫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防滑垫与水泥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防滑垫为橡胶材料制成,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具有一定韧性,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推杆,且防滑垫与电动推杆通过伸缩轴传动连接,防滑垫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在爬架的内侧底部上下滑动,从而实现防滑垫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箱,且两个爬架均与底箱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底箱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蓄电池,任一个爬架的侧面设置有逆顺开关,且电动推杆、逆顺开关以及蓄电池之间串联,通过设置的逆顺开关可在接通蓄电池与电动推杆后,逆顺开关可控制电动推杆伸缩轴的伸出长度,便于人工操作和使用。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爬梯使用的稳定性,我们在爬架的底端还固定套设有底垫,并在两个爬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尼龙带,爬架展开后,通过底垫与地面接触,底垫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尼龙带可避免两个爬架向托板的两侧展开幅度过大(爬架展开幅度过大可能会倾倒),从而保证爬梯的稳定使用。
优选的,防滑垫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弹簧以及尼龙绳,且弹簧和尼龙绳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轴以及防滑垫固定连接,这样伸缩轴可通过弹簧推动防滑垫下移,通过尼龙绳拉动防滑垫上移。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中部嵌入设置有插地销,所述插地销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架,且滑架与爬架滑动连接,当爬架位于泥土地面使用时,电动推杆驱动伸缩轴生产,伸缩轴通过弹簧推动防滑垫下移出爬架与地面接触,此时伸缩轴继续伸长,由于防滑垫无法继续下移,伸缩轴挤压弹簧,当伸缩轴伸长与插地销的顶端接触时,伸缩轴推动插地销插入泥土地面,插地销插入泥土地面后将爬架底端与泥土地面固定,从而避免爬架的底端在泥土地面移动,进一步保障爬梯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宏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宏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9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