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毫米波雷达和FPGA的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9297.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安康;曹军;王博;郭永新;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63;G06N3/08;G06F15/78;G08B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炳斐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fpga 跌倒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FPGA的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使用雷达采集跌倒和未跌倒的人体姿态数据,进行下采样,短时傅里叶变换,取分贝值,再设置合适的阈值组成含有特征信息的二值图片。将这些特征图进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得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再将整个数据处理流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部署到FPGA内部进行跌倒检测。当判定为跌倒时则产生报警信息。本发明具有检测率高,实时性强,成本低,模型可重塑,不侵犯隐私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FPGA的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老人的跌倒与救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对于独处老人来说,如果摔倒在地上后丧失行动的能力,而又没有其他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长时间躺在地上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续伤害,造成生命危险。
目前跌倒检测设备可大致分为可穿戴的和非可穿戴的。可穿戴式的装置一般基于微型电子传感器的装置。限制将设备放置在身体的单一部位(腰部、手腕、胸部等)。绝大多数可穿戴式坠落探测器都是加速度计设备的形式。其中一些传感器还结合了其他传感器,如陀螺仪,以获取有关患者位置的信息,基于穿戴设备的算法具有高精度、低误检的优点,但是在穿戴过程中,容易给老人带来不舒适的体验,造成老人的抵触心理。另外,由于使用人员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记忆力衰退明显,很容易发生忘记佩戴的情况。非可穿戴设备往往不引人注目,更容易接受,更好的舒适。一种常见的非显眼的跌倒检测装置是摄像机,其中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隔离和检测跌倒。然而,基于视觉的系统不能在低光照或遮挡环境下发挥作用,也常常涉及到老人隐私问题。另一种非可穿戴设备是使用雷达来进行跌倒检测,常常需要多个软件的配合才能完成检测,虽然避开了老人隐私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检测时间较长,资源消耗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FPGA的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传统跌倒检测准确度低,计算速度慢,成本高,隐私性差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FPGA的跌倒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预设区域内的人体姿态数据,标注跌倒数据和未跌倒数据;
步骤S2,对采集并标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特征图,形成数据集;
步骤S3,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标注好的数据集进行网络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
步骤S4,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加载到FPGA中,利用FPGA进行完整的跌倒检测;
步骤S5,当FPGA判定输入数据特征为跌倒时,利用蜂鸣器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人体姿态数据是由毫米波雷达雷达和ADC采集板采集,其中跌倒数据包括正面扑倒、背面躺倒和侧面跌倒这几种姿态,未跌倒数据包括无目标、缓步和慢蹲这几种姿态。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下采样:针对标注好的人体姿态数据,每个线性调频脉冲chirp取一个采样点数据,得到下采样后的雷达数据;
步骤S22,对下采样后的雷达数据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公式为:
式中,x(m)为下采样后的雷达数据,ω(n)是窗函数,Xn(ejw)为加窗后的傅里叶变换数据;
步骤S23,对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后的数据取分贝值;
步骤S24,对取分贝值后的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后的跌倒和未跌倒的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9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