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7905.2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苗;孟邹清;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业 互联网 石油 化装 置仪控 设备 完整性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采集模块、设备故障报警实时动态监测模块、设备状态统计模块、设备完整性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工艺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工艺状态统计模块和指令下发模块。本发明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完整性管理所需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多用户在线远程实时管理,便于制定设备维护保养方案,保证设备运行完好,提升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智能化、实时性水平,避免故障及事故发生,保障装置长期安全平稳经济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炼化行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工业,生产环境恶劣,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现场工艺装置庞大复杂,工业控制系统、仪表设备种类繁杂,设备运行周期较长、可靠性可用性要求苛刻。
目前,现有的设备完整性管理不完善,处于较粗放的初级阶段。未能科学准确地计算设备的失效率、可靠度、可用度。通常采用经验分析、事后维修的形式,设备可靠性水平较低,设备完整性失效风险处于高位水平;同时设备完整性管理要素碎片化,设备生产现场数据采集不完善,日常维护检修数据不全面、不系统,“信息孤岛”较为普遍;设备异常不能及时处理,缺乏系统地设备完整性管理,一旦重要设备失效将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本发明具有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完整性管理所需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能多用户在线进行远程实时管理,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设备维护保养方案,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完好性,全面提升石油炼化装置仪表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智能化、实时性水平,避免设备重大故障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保障石油炼化装置的长期安全平稳经济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数据并上传到云端的基础数据采集模块、实时动态滚动展示故障报警信息的设备故障报警实时动态监测模块、统计不同运行状态的设备累计数量并实时动态更新的设备状态统计模块、实时动态监测统计设备的完整性的设备完整性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建立立体仿真模型并实时动态展示各种状态的工艺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实时滚动展示所监测到的工艺报警信息的工艺状态统计模块和通过互联网远程下发对应指令的指令下发模块。
前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炼化装置仪控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中,所述基础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各种对应子模块采集数据并上传到云端;
所述设备故障报警实时动态监测模块通过各种对应子模块,采用列表形式来实时动态滚动展示石油炼化装置仪表自控设备的故障报警信息;
所述设备状态统计模块通过各种对应子模块来统计不同运行状态的设备的累计数量,并进行实时动态更新;
所述设备完整性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包括实时动态评估设备基础可靠性数据的基础可靠性数据统计子模块、实时动态评估设备失效率的失效率计算子模块、实时动态评估设备可靠性的可靠度计算子模块和实时动态评估设备可用性的可用度计算子模块;
所述工艺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模块通过各种对应子模块,采用等比例缩放的方式,建立现场生产石油炼化装置的立体仿真模型;在立体仿真模型中,基于生产工艺,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线型标注生产装置中流动的生产物料的组成成分,实时动态展示生产物料的组成成分及流向;对关键工艺过程,展示其温度数值、流量数值、液位数值、压力数值,以及相应调节阀门的开关状态,并实时动态更新;
所述工艺状态统计模块通过各种对应子模块,采用列表形式,实时滚动展示所监测到的工艺报警信息;所述工艺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位置、报警类别和报警时间;
所述指令下发模块包括通过互联网远程下发对应指令的各种对应子模块,包括下发开车指令的生产装置开车指令下发子模块和下发停车指令的生产装置停车指令下发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未经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7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抗冲击护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