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4882.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涂攀峰;王敏;张观林;邓丽芳;李娟;岑应源;白晓刚;李永泉;邓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酸性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熟石灰、生物炭、双性指示颗粒、蒙脱石粉和保水颗粒,所述熟石灰、生物炭、双性指示颗粒、蒙脱石粉和保水颗粒按质量百分比记为:熟石灰35%-50%、生物炭25%-35%、双性指示颗粒2%-5%、蒙脱石粉5%-8%、保水颗粒15%-25%,所述熟石灰是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与水进行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除渣、脱水后制成的氢氧化钙成品,所述双性指示颗粒是由甲基橙粉与中性粘结剂混合制成的颗粒,所述双性指示颗粒的直径范围在10mm-15mm,所述保水颗粒为丙烯酸钾、丙烯酰胺的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是利用麦壳、种壳、生物粪便通过烘干、粉碎、过筛、热解所得,也可利用部分可以变为炭的有机废品进行处理。
3.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制备原料:制备足量的熟石灰、生物炭、双性指示颗粒、蒙脱石粉和保水颗粒,并对其进行分类存储;
S2:称量:按制定比例分别对多种原料进行称量;
S3:混合:将称量后的原料进行混合,制成成品;
S4:包装:对混合后的成品进行包装,期间保证包装袋的密封和隔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原料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熟石灰制备: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3.5的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于150~300℃下干燥,再筛选制成氢氧化钙,并存储;
S12:生物炭制备:利用麦壳、种壳、生物粪便或有机废品通过烘干、粉碎、过筛、热解得到生物炭,通过粉碎后再存储;
S13:双性指示颗粒造型:混合甲基橙粉与中性粘结剂,并通过搅拌机进行混合制成团状混合物,并对混合物进行裁切、揉搓成球状,制成双性指示颗粒;
S14:蒙脱石粉制备:准备足量的蒙脱石粉,并分类存储;
S15:保水颗粒制备:用丙烯酸钾、丙烯酰胺反应生成共聚物,并在干燥环境下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双性指示颗粒造型中甲基橙粉与中性粘结剂的质量比为3:7,且双性指示颗粒的裁切直径范围在10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混合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31:初步混合:按照熟石灰35%-50%、生物炭25%-35%、蒙脱石粉5%-8%、保水颗粒15%-2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均匀混合;
S32:烘干:对S31中的混合物进行烘干,使其水分降低在15%-20%;
S33:添加双性指示颗粒:按照双性指示颗粒2%-5%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进烘干后的混合粉末中;
S34:均匀搅拌:利用搅拌机对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使双性指示颗粒均匀分布于混合物中。
7.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01:混合改良剂:将土壤与改良剂进行均匀混合备用;
S02:泼洒改良剂混合物: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均匀泼洒到土壤表面;
S03:翻土:通过翻土使混合物均匀混合到土壤中;
S04:浇水:对混合后改良剂的土壤进行浇水,浇水量要大于日常浇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01中,混合改良剂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05:取回土壤:取回部分土壤备用;
S06:配比改良剂:取出定量的改良剂,加入取回的土壤中;
S07:翻拌混合:均匀混合土壤与改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48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PT系统耦合线圈及补偿参数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衬砌片拼装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