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4770.6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谭瑶;韩海斌;林克剑;邱星辉;杨佳乐;张志强;乔浪;李艳艳;张文兵;朱江;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7/447;A01K67/033;C12Q1/6851;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牧草 除虫菊 杀虫剂 抗药性 水平 方法 | ||
一种检测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的方法,是在药剂的诊断剂量下制作诊断玻璃管,检测牧草盲蝽田间种群及个体对药剂的抗性水平,所述药剂为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所述药剂的诊断剂量:三氟氯氰菊酯132.11ng/cm2、高效氯氰菊酯51.75ng/cm2;该方法使用简便,结果直观明了,适用于快速检测田间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克服了传统生物测定方法样本数量大、操作难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缺点,可用于快速检测棉花、苜蓿、马铃薯、各类大田作物中牧草盲蝽种群的抗药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及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农业害虫抗药性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具体地说,涉及检测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是全世界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不仅具有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生态价值,且适应性强,对牲畜适口性好,因此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种植范围广,是我国牧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紫花苜蓿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其集约化种植、生长期长给牧草盲蝽的猖獗危害创造了条件。
牧草盲蝽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危害苜蓿、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其具备较强的飞行和扩散能力,具有寄主范围广、生育期长、转主危害、食性杂等特征,牧草盲蝽的防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生产上防治牧草盲蝽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虽然传统杀虫剂有较好的防效,但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药性、药剂残留等问题。因此,科学、高效地检测牧草盲蝽抗药性水平为建立健全达标防治、对症选药、合理施药的用药准则提供了依据,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夯实了基础,以避免药剂防治过程中违规用药、盲目用药,引导化学防治牧草盲蝽向着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目前用于抗药性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生物测定、生化检测、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通常情况下,生物测定最直接、最接近田间检测的抗性水平。根据各种药剂作用机理不同,且短时间内昆虫的中毒反应也各不相同的特点而发展的玻璃管药膜诊断剂量,能够快速检测田间种群的抗性水平,这一应用也是田间快速检测抗性的重要手段。
毒力测定是室内检测害虫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室内生物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点滴法和浸叶法,但点滴法对点滴技术操作要求较高,浸叶法要求样本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均不适用于害虫田间抗药性快速检测,基于此发明的玻璃管药膜法是新兴的一种快速检测害虫抗药性的方法,其特点是接近实际防治情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避免了传统的浸叶法和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时操作繁琐、样本量大、用时长等带来的困难,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但相较与传统方法对于浓度和重复问题上没有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果直观,适用于在棉花、苜蓿、马铃薯、各类大田作物中快速检测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的方法。
本发明以两种拟除虫菊酯类代表性的杀虫药剂对牧草盲蝽敏感品系的毒力测定结果为基础,通过田间防治试验进行准确性测定,并采用不同田间种群进行了验证。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检测样品中DNA分子PCR复制过程中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对DNA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在农牧和生物相关分子生物学定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前人研究已经表明:牧草盲蝽CYP6A13基因高表达在牧草盲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中起主要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牧草盲蝽CYP6A13基因的表达谱,对于辅助诊断剂量结果,明确抗药性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利用本发明的诊断剂量,辅以玻璃管药膜法,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快速评估牧草盲蝽田间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剂的抗性水平,同时为牧草盲蝽抗药性的快速评估和科学选药提供理论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4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