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36796.6 | 申请日: | 2022-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0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富;陈勇君;孙润鹤;符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4 | 分类号: | C09D11/104;C09D11/037;C09D11/033;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罗新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墨技术领域,所述油墨由油墨主体、固化剂和稀释剂组成,其中油墨主体的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支链型聚酯树脂5‑7份,直链型聚酯树脂5‑7份,纳米色浆30‑37份,异佛尔酮40‑50份,环己酮5‑9份,哑粉1‑2份,助剂1‑2份,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采用搅拌混合、分散和研磨的方法相结合,工艺流程简单,操作难度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油墨在降低固含的同时能够保证附着力和印刷油墨的均匀性,解决热压logo凸起问题,可以应用于丝网印刷或制备手机背壳、手机镜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的加速布局,手机等移动设备和智能家电的发展更新日趋加快,作为手机及智能家居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PC/PMMA复合板成为了研究热点,其厚度范围从0.125mm至3mm,广泛应用于手机背壳、手机镜片、各类视窗等领域,适合包括压印在内的各种印刷、及辊涂、淋涂等多种涂布工艺。
目前用于PC/PMMA板材上的实色logo油墨一般采用丝印印刷成型,常规油墨平均固含通常控制在70-80%,最低也在60%以上,如固含过低会影响油墨附着力或出现油墨印刷不均匀等问题。在这一固含范围,通常使用350目-420目logo网版印刷,印刷得到的logo膜厚在5-7μm,容易因膜厚不均匀而出现热压后logo凸起的现象,造成外观不良。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方法采用500目的钢丝网版印刷,这样能够使logo膜厚控制在4-6μm,但是依然存在30%左右的logo膜厚在5μm以上,不能完全克服热压logo凸起问题,且采用500目钢丝网版印刷还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例如,钢丝网版印刷的成本是420目聚酯丝网的15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之一,提供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降低固含的同时能够保证附着力和印刷油墨的均匀性,解决热压logo凸起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墨,由油墨主体、固化剂和稀释剂组成;
其中油墨主体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支链型聚酯树脂5-7份,直链型聚酯树脂5-7份,纳米色浆30-37份,异佛尔酮40-50份,环己酮5-9份,哑粉1-2份,助剂1-2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薄logo油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油墨在降低固含的同时能够保证附着力和印刷油墨的均匀性,从而降低膜厚,解决热压logo凸起问题。
本发明通过两种聚酯树脂的搭配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色浆分散效果及优异的漆膜附着性能。本发明针对纳米级别的色浆,采用支链型聚酯树脂能够有效将色浆颗粒分散在树脂分子支链之间,形成卡位及空间位阻效应,使得色浆微粒不容易聚集;同时,本发明的油墨中的溶剂在PC/PMMA复合板材上进行咬蚀过程中,直链型树脂能够与PC/PMMA复合板材上的PC层进行相互渗透和缠绕,可以显著提升使得油墨与PC/PMMA复合板材之间的附着力,而且,直链型聚酯树脂在进行交联过程中,还能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从而提高漆膜硬度。
本发明的油墨主体中的异佛尔酮和环己酮用于溶解树脂,并起到润湿和溶解色浆、助剂的作用,油墨主体中的异氟尔酮和环己酮在配合使用时,对树脂色浆的分散润湿效果最佳,单独使用异氟尔酮时容易出现分散不佳问题,单独使用环己酮容易导致油墨在使用过程中干燥过快。
按照常规方法通过增加稀释剂比例来减少油墨固含,会导致油墨印刷性变差,无法正常施工,本方案中通过添加哑粉,使得油墨有一定的触变性,提升油墨印刷性。
本发明的油墨主体、固化剂、稀释剂在使用时进行混合,可以提高油墨的储存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6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酪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镁质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