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按键编码实现多种按键状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4033.8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金小平;胡鑫鑫;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按键 编码 实现 多种 状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按键编码实现多种按键状态的方法,按键与MCU连接,包括:设置时间阈值T,按键按下时长短于T定义为短按按键键码,按键按下时长不短于T定义为长按按键键码;设置组合编码包含的按键键码数量n,公开T和n;制作组合编码状态表,穷举组合编码并定义相应的按键状态;周期性检测按键状态,获得有效的按键键码;将在预设输入时长内,获得的有效按键键码组合成组合编码;查组合编码状态表,得到组合编码对应的按键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本发明公开的编码方案,能够实现单个按键实现多种案件状态的操作及识别,使单个按键能够触发多种响应,方便设备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按键编码实现多种按键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具备人机交互功能,其中按键是比较简单且友好的交互器件。对于只有一个按键,无液晶显示配合的产品,一般只可以实现短按、长按两种操作状态,来实现两种事件触发操作。但是有些特殊使用场景,可能会出现要求单按键实现超过2种操作状态的情况,甚至出现达到8种状态及以上,通过单个按键不易实现按键状态的识别区分。如果仅通过长按计时时间来区分按键状态,则会出现用户无法正确估算所需要长按的时间,不仅难以操作,而且容易导致误触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借助单个按键实现可靠的多种按键状态的操作和识别方法。
如中国专利CN114326512A,公开日2022年4月12日,公开了多功能三合一编码发射器,包括编码器操作系统。该多功能三合一编码发射器,编码器操作系统操作方法如下:步骤一:八位拨码模块切换,锁按键和下按键同时按,进行八位拨码模块的切换,切换完成后,按上按键进行加号拨码输入,按下按键进行减号拨码输入,按停按键进行空号拨码输入,输入8位拨码,输入完成后指示灯闪烁三次,完成八位拨码模块连接;步骤二:百万固定码模块,锁按键和上按键同时按,进行百万固定码模块切换,切换完成后,单片机处理器自动进行百万固定码调控;步骤三:复制型码模块,上按键和下按键同时按,持续5s,进入复制型码切换,切换完成后通过按复制对象和本编码操控系统上的对应按键进行按键复制。其技术方案不能解决单个按键情况下,多种按键状态的操作及识别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缺乏单个按键实现多种按键状态操作及识别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按键编码实现多种按键状态的方法,能够实现单个按键的操作编码并识别多种按键状态,提供更为丰富的按键功能响应。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按键编码实现多种按键状态的方法,所述按键与MCU连接,包括:
设置时间阈值T,按键按下时长短于T定义为短按按键键码,按键按下时长不短于T定义为长按按键键码;
设置组合编码包含的按键键码数量n,公开T和n;
制作组合编码状态表,穷举组合编码并定义相应的按键状态;
周期性检测按键状态,获得有效的单次按键键码;
将在预设输入时长内,获得的有效按键键码组合成组合编码;
查组合编码状态表,得到组合编码对应的按键状态。
作为优选,获得有效的单次按键键码的方法包括:
当MCU检测到按键按下的管脚电平信号时,滤除信号抖动,等待预设时长t1;
时长t1后MCU仍然检测到按键按下的管脚电平信号,则以周期t2检测按键连接的管脚电平的状态,反之,则结束本次按键键码的检测;
若时长T时,MCU仍然检测到按键按下的管脚电平信号,则判定接收到有效的长按按键键码,反之,则判定接收到有效的短按按键编码。
作为优选,滤除信号抖动的方法为:所述MCU通过延时的方法滤除抖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4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