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3864.3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占胜;郑艺裕;任三孩;袁双;刘培;邹兴;卢昕;杨先睿;周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星座 推进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离轨任务要求,选取离轨轨道的特征点高度,并计算目标轨道的半长轴和偏心率;
步骤S2:对轨道的半长轴进行调整,沿着切向连续点火,直至半长轴降低至目标值;
步骤S3:对轨道的偏心率进行调整,整轨点火,沿着垂直拱线的方向点火直至偏心率满足目标值;
步骤S4:在轨道特征点点火,直至近地点高度和远地点高度满足离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根据设定的离轨时间,生成近\远地点高度包络矩阵;
步骤S1.2:在包络矩阵遍历采用,计算各采用点对应的离轨时间;
步骤S1.3:比较各采样点对应的离轨时间,根据燃料最省的原则,从中挑选近\远地点高度,确定离轨轨道参数,并采用二体模型,计算相应的半长轴和偏心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根据当前初始轨道的半长轴及目标轨道的半长轴,根据二体模型及卫星推重比,计算相应的速度增量和点火时间;
在轨道坐标系下,设定点火方向为沿着X轴反向;采用整轨点火的策略,根据计算得到的点火时间,连续降轨直至半长轴满足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当前在轨轨道的偏心率及目标轨道的偏心率,根据二体模型及卫星推重比,计算相应的速度增量和点火时间;
建立拱线固连坐标系,坐标系原点为卫星质心,X轴指向近地点质量,Y轴在轨道面内垂直X轴指向飞行方向,Z轴与其它两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在拱线固连坐标系下,设定点火方向沿着Y轴,采用整轨点火的策略,根据计算得到的点火时间,连续降轨直至偏心率满足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根据步骤S2和步骤S3的调整结果,计算当前的近\远地点高度;
对比目标特征点高度,计算近点高度的差值、点火时间及速度增量,在远地点沿着轨道坐标系X轴点火,调整近地点高度;
对比目标特征点高度,计算远点高度的差值、点火时间及速度增量,在近地点沿着轨道坐标系X轴点火,调整远地点高度。
6.一种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根据离轨任务要求,选取离轨轨道的特征点高度,并计算目标轨道的半长轴和偏心率;
模块M2:对轨道的半长轴进行调整,沿着切向连续点火,直至半长轴降低至目标值;
模块M3:对轨道的偏心率进行调整,整轨点火,沿着垂直拱线的方向点火直至偏心率满足目标值;
模块M4:在轨道特征点点火,直至近地点高度和远地点高度满足离轨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包括:
模块M1.1:根据设定的离轨时间,生成近\远地点高度包络矩阵;
模块M1.2:在包络矩阵遍历采用,计算各采用点对应的离轨时间;
模块M1.3:比较各采样点对应的离轨时间,根据燃料最省的原则,从中挑选近\远地点高度,确定离轨轨道参数,并采用二体模型,计算相应的半长轴和偏心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包括:
根据当前初始轨道的半长轴及目标轨道的半长轴,根据二体模型及卫星推重比,计算相应的速度增量和点火时间;
在轨道坐标系下,设定点火方向为沿着X轴反向;采用整轨点火的策略,根据计算得到的点火时间,连续降轨直至半长轴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38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