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刚度手指和仿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0403.0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豫;闫亚东;谢振娇;姚昊天;张佳楠;官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梁军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刚度 手指 仿生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变刚度手指和仿生设备,该可变刚度手指包括手指主体、传感器、第一驱动线及第二驱动线,手指主体设有相背离的前侧和背侧;传感器至少部分嵌设于手指主体;第一驱动线活动贯穿手指主体,且第一驱动线邻近前侧设置,第一驱动线的一端与手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动第一驱动线,手指主体发生形变,以挤压传感器;第二驱动线活动贯穿手指主体,且第二驱动线邻近背侧设置,第二驱动线的一端与手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线设有弹性件,拉动第二驱动线,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实现了可变刚度手指的刚度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刚度手指和仿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其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仿生学角度考虑,人的手指在受到外力时,可以根据其变形情况对自身刚性迅速做出调整,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而对于机器人上的机械手指,低刚度的机械手指具有更好的顺应性,对环境也更安全,但在承受负载时需要足够的刚度。目前的机械手指无法及时调整自身刚度,适应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刚度手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手指的刚度调节不便的缺陷,实现可变刚度手指的刚度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刚度手指,包括:
手指主体,所述手指主体设有相背离的前侧和背侧;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手指主体;
第一驱动线,所述第一驱动线活动贯穿所述手指主体,且所述第一驱动线邻近所述前侧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线的一端与所述手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拉动所述第一驱动线,所述手指主体发生形变,以挤压所述传感器;
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二驱动线活动贯穿所述手指主体,且所述第二驱动线邻近所述背侧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线的一端与所述手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线设有弹性件,拉动所述第二驱动线,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可变刚度手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的活动端,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手指主体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所述前侧和所述背侧,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活动贯穿所述本体部;
端部,所述端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均与所述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夹设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端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本体部开设有贯穿两端的连通通道和两个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分别位于所述连通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线穿设于一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二驱动线穿设于另一所述贯穿孔,所述传感器对应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开设有两个过孔,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过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端部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一驱动线和所述第二驱动线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孔,以与所述端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线邻近活动端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变刚度手指,所述传感器包括:
传感部,所述传感部夹设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端部之间,且所述传感部在所述前侧和所述背侧的连线方向上延伸;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传感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连通通道,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传感部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器件连接,以传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0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