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911808.X 申请日: 2022-07-29
公开(公告)号: CN115154674A 公开(公告)日: 2022-10-11
发明(设计)人: 崔翔;张里程;尹鹏滨;李明;陈瑞婧;李佳;马驰;唐佩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主分类号: A61L27/56 分类号: A61L27/56;A61L27/50;A61L27/12;A61L27/18;A61L27/20;A61L27/24;A61L27/54;A61L27/38;B33Y70/10;B33Y80/00;B33Y10/00;A61F2/28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任苇
地址: 100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骨器 生物 打印 组织 工程 支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填充有骨类器官微球,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人工仿生骨膜,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均开有末端,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条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的上下两端的内侧均连通有骨类器官充腔,所述骨类器官充腔的自由端与末端相连通,所述仿生支架通过多喷头3D打印机一体化打印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仿生骨膜的制作原料为左旋聚乳酸、透明质酸H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型胶原、聚已内酯PCL、胶原蛋白和纳米羟基磷灰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类器官充腔中填充体外培养的骨类器官微球,所述骨类器官充腔的空腔直径为500~1000微米,所述微通道内填充有内皮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类器官充腔的获取方式为:先将人骨膜源干性细胞在体外培养成为干细胞球,然后将干细胞球打印至支架上,继续进行培养生长得到微细胞组织,接着将支架上的微细胞组织进行皮下植入,评估培养得到的微细胞组织在体内成熟成骨能力,最后选择具有在体内成熟成骨能力的微细胞组织合成骨类器官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评估培养微细胞组织的成熟成骨能力的方法为:利用免疫缺陷小鼠实验,在免疫缺陷小鼠中植入琼脂糖微孔平台,确保微细胞组织保持在微孔内,异位植入四周后,利用纳米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显示形成了不同的矿化球体,这些微细胞组织在体内形成骨微器官,证实这些植入物在体内表现为单个半自主骨形成模块,充当愈伤组织类器官,具备体内成熟成骨的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18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