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04973.2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解决 发动机 柱塞 油气 分离器 方法 | ||
1.一种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发动机PCV阀的敲击声和振动进行客观测试,并分析出敲击声的客观值;
S2、在发动机PCV阀的两端打孔,测试发动机PCV阀两端的压力波动,分析压力波动与敲击的相关性;
S3、降低压力波动对发动机PCV阀的敲击声和振动进行客观测试,以及调节发动机PCV阀的阀芯质量,和/或弹簧弹力,和/或弹簧长度,和/或阀芯与壳体间隙后的敲击声和振动进行客观测试,并分析出敲击声的客观值;
S4、对发动机PCV阀敲击进行主观评价并进行打分;
S5、通过主观评价得分与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主观评价满意时的敲击声客观标准;
S6、基于步骤S5得到的敲击声客观标准,设计合理的压力波动、间隙、质量、弹簧弹力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的调整量,以解决发动机PCV阀敲击声;
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在发动机台架上,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调整到发动机PCV阀敲击声最明显的工况;
S12、对发动机PCV阀外壳体进行振动测试,同时对发动机PCV阀安装位置的发动机侧进行噪声测试;
S13、对客观测试结果进行噪声和振动分析,分析其敲击频率和对应敲击频率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在发动机PCV阀两端附近可打孔位置处开孔;
S22、控制发动机在异响转速下,从极小负荷到最大负荷升扭测试其两端压力变化,计算两端差值的压力波动;
S23、在进气歧管端选取较多位置打孔,从极小负荷到最大负荷升扭测试其两端压力变化,计算发动机PCV阀曲轴箱端与进气歧管端差值的压力波动;
S24、发动机PCV阀两端差值的压力波动对应振动噪声测试数据,分析压力波动与敲击的关联性;
S25、发动机PCV阀曲轴箱端和进气歧管端不同位置选取压力波动最小点,为压力波动最优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S31、在发动机台架上,分别对降低压力波动的发动机PCV阀和调整后的发动机PCV阀进行测试,发动机运行工况调整到发动机PCV阀敲击声最明显的工况;
S32、对发动机PCV阀外壳体进行振动测试,同时对发动机PCV阀安装位置的发动机侧进行噪声测试;
S33、对客观测试结果进行噪声和振动分析,分析其敲击频率和对应敲击频率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S41、在发动机台架上,发动机运行工况调整到发动机PCV阀敲击声最明显的工况;
S42、对原状态、压力波动最优点和调整后的发动机PCV阀敲击声进行评价,得到每个人对不同发动机PCV阀敲击声的主观评价得分;
S43、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剔除不符合项,得到不同发动机PCV阀敲击声的主观评价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S51、运用Minitab工具,对客观测试结果及主观评价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拟合出相关性公式;
S52、基于相关性公式,得到主观评价8分时敲击频率的标准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
S61、运用minitab软件,建立分析模型;
S62、分析出压力波动、间隙、质量和弹簧弹力与敲击能量的关系,确定压力波动、间隙、质量和弹簧弹力的最优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评价及解决发动机柱塞式油气分离器异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2中,分别以压力波动、间隙、弹簧弹力和质量做单一变量,分析单一变量最优时,判断是否满足主观评价可接受水平;如果单一变量最优时,也无法满足主观评价可接受水平,则综合四种方案的最优方案,确定发动机PCV阀的最优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9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