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水汽辐射时变特性全向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02664.1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8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镇辉;姚骑均;刘冬;刘洁;段文英;史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1N21/3581 | 分类号: | G01N21/3581;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00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水汽 辐射 特性 全向 测量 系统 | ||
1.一种大气水汽辐射时变特性全向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扫描及校准组件、接收机组件、常温中频组件、数据采集及系统控制组件;
所述天线扫描及校准组件包括有平台,平台底面设置有全向旋转机构AzR,平台顶面设置有俯仰扫描的金属反射镜(M1)、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校准单元;所述全向旋转机构AzR用于对整个平台进行旋转,以使俯仰扫描的金属反射镜(M1)接收不同范围内的大气信号;所述平台顶面设置的各部件连接关系为:俯仰扫描的金属反射镜(M1)通过液压机构实现俯仰角度的调节,并接收大气信号反射给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通过液压机构实现折转的角度调节以接收俯仰扫描的金属反射镜(M1)反射过来的大气信号,接收完毕后反射给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
其中校准单元用于实现对输入的大气信号辐射温度进行标定,包括位于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与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的反射路径之间的三相斩波轮(C)、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通过三相斩波轮(C)的周期性旋转,实现周期性的放行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所反射的大气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周期性的反射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所发出的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以及周期性的反射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所发出的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而所述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将接收过来的大气信号、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所发出的信号、高温黑体校准源H3所发出的信号均反射至接收机组件中;
所述接收机组件,用于对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反射过来的各个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将信号混频至中频,然后进行超宽带低噪声放大,以输出超宽带中频信号;
所述常温中频组件,用于对接收机组件输出的超宽带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将超宽带中频信号公分多路后,分别以不同带宽进行滤波检波和直流放大,形成多路直流检波信号输出,完成大气中水汽辐射特性的测量;
数据采集及系统控制组件,用于对常温中频组件中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对天线扫描及校准组件、接收机组件、常温中频组件中的各部件进行协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水汽辐射时变特性全向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斩波轮(C)的具体结构包括主体矩形板,主体矩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扇形叶片,且两个扇形叶片上分别设置有锥形阳截面和锥形阴截面,其中所述锥形阳截面的表面为外凸结构,锥形阴截面的表面为内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气水汽辐射时变特性全向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三相斩波轮(C)的周期性旋转,实现周期性的放行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所反射的大气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周期性的反射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所发出的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以及周期性的反射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所发出的信号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的具体内容为:
通过三相斩波轮(C)中主体矩形板绕着中心点的转动,当主体矩形板旋转到遮挡住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所反射的大气信号时,主体矩形板端部设置的扇形叶片也对应旋转至指定位置,此时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和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均发出信号;若此时扇形叶片上是锥形阳截面,则顺利的将与其适配角度符合的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所发出信号反射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而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发出信号与锥形阳截面的适配角度不一致,无法将对应信号反射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若此时扇形叶片上是锥形阴截面,则顺利的将与其适配角度符合的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发出的信号反射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而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发出信号与锥形阴截面的适配角度不一致,无法将对应信号反射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
当主体矩形板旋转到不能遮挡住第一折转金属反射镜(M2)所反射的大气信号时,主体矩形板端部设置的扇形叶片也脱离指定位置,此时第一高温黑体校准源(H1)和第二高温黑体校准源(H2)发出信号均不能反射至第二折转金属反射镜(M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2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