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洋葱无蜡粉可视化标记选育全不育型抗葱蓟马杂交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99928.2 申请日: 2022-07-28
公开(公告)号: CN115152619A 公开(公告)日: 2022-10-11
发明(设计)人: 惠林冲;潘美红;陈微;李威亚;何林玉;郭霖;张仕林;杨海峰;蔡晶;陈振泰;缪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A01G22/35;A01H1/00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李德溅;李晓峰
地址: 222006 江苏省连云港***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洋葱 无蜡粉 可视化 标记 选育 不育 型抗葱蓟马 杂交种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洋葱无蜡粉可视化标记选育全不育型抗葱蓟马杂交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从洋葱资源圃中筛选出叶片表面无蜡粉的洋葱苗,收获洋葱球后存储,当年10月份定植田间;

b、第二年春天,给选中的洋葱种球套隔离网罩,进行人工辅助单株自交授粉;

c、9月中旬将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洋葱苗移栽前进行叶片蜡粉观察,拔掉有蜡粉植株,若超过1/3有蜡粉则淘汰;

d、移栽苗叶片全部表现为无蜡粉特征,在洋葱苗返青期、膨大期、倒伏期进行长势、叶片开展度、蓟马数量、熟期、球型、抗病、产量数据统计;

e、根据育种目标特性进行分类,将洋葱叶片上蓟马数量少,洋葱球产量高作为关键指标,收获的种球越夏存储后,淘汰腐烂洋葱球,11月份每个品系群体定植;

f、开花期人工鉴定不育株,并利用分子标记jnurf13鉴定无蜡粉可育株中的保持株得到无蜡粉保持株,对不育株和无蜡粉保持株进行杂交获得无蜡粉不育系D;

或者,若田间未发现不育株或筛选得到的不育株数量较少,且群体无法扩大,需要进行洋葱无蜡粉由可育转不育,由鉴定获得的无蜡粉保持株与有蜡粉不育株杂交获得有蜡粉不育F1,与父本无蜡粉保持株杂交获得无蜡粉不育CF2,再与父本无蜡粉保持株杂交获得纯合的无蜡粉不育系D;

g、以获得的无蜡粉不育系D作为母本,分子标记jnurf13重新鉴定优良无蜡粉抗葱蓟马可育株中的保持株F,扩繁获得保持系群体F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无蜡粉全不育型杂交种,对F1群体进行抗蓟马特性研究,筛选出全不育型无蜡粉抗蓟马杂交组合,继而扩大父母本量进行杂交制种获得全不育型抗葱蓟马杂交种。

2.一种利用洋葱无蜡粉可视化标记选育全不育型抗葱蓟马杂交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从洋葱资源圃中筛选出叶片表面无蜡粉的洋葱苗,收获洋葱球后存储,当年10月份定植田间;

b、第二年春天,给选中的洋葱种球套隔离网罩,进行人工辅助单株自交授粉;

开花期人工鉴定获得不育株,并利用分子标记jnurf13鉴定无蜡粉可育株中的保持株得到无蜡粉保持株,对不育株和无蜡粉保持株进行杂交获得无蜡粉不育系Z;

c、9月中旬将收获的无蜡粉不育系Z种子进行播种,洋葱苗移栽前进行叶片蜡粉观察,保留无蜡粉植株;

d、移栽苗叶片全部表现为无蜡粉特征,在洋葱苗返青期、膨大期、倒伏期进行长势、叶片开展度、蓟马数量、熟期、球型、抗病、产量数据统计;

e、根据育种目标特性进行分类,将洋葱叶片上蓟马数量少,洋葱球产量高作为关键指标,收获的种球越夏存储后,淘汰腐烂洋葱球,11月份将无蜡粉不育株Z与无蜡粉保持株进行群体配组混合定植;

f、以获得的无蜡粉不育系Z作为母本与无蜡粉保持株系列为父本父本分别配组进行扩繁配组获得杂交种子,然后进行杂交组合区域试验,筛选出全不育型无蜡粉抗蓟马杂交组合,继而扩大父母本量进行杂交制种获得全不育型抗葱蓟马杂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在洋葱资源圃中通过肉眼观察筛选出叶片表面无蜡粉的洋葱苗,是获得无蜡粉可视化标记的关键材料,群里数量要多,筛选的突变材料要在30株以上,品种选自黄、紫、白三种颜色中的至少一种,要在洋葱苗床中筛选,苗床面积在5亩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洋葱球收获后通过网袋自然条件悬挂存储,每个网袋装10个洋葱球,去除腐烂洋葱,获得抗性耐存储的材料,并于当年10月份定植田间,定植一般以单个洋葱球定植,每个洋葱球株行距保持1~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第二年春天,在5月初单株选中的洋葱种球套隔离网罩,网的高度要保持离地在1.5~2m高,中间用钢管支撑,顶部细钢筋撑开隔离网,并将洋葱花薹和花球宽松的绑在中间的钢管上,便于开花后花球集中,方便授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99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