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1697.0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范婷婷;王荐;王晓寒;牟婷婷;张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24;G01N30/6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嗅觉 异味 修复 农药 场地 评估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及方法,属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采集区、检测评估区以及操作区的安装主体、设于所述采集区处的异味收集组件、设于所述检测评估区处的异味定量检测组件、控制评估设备正常运行的智能评估模块;本发明的设备通过将异味收集组件、异味定量检测组件以及智能评估模块集中设置,使整个检测评估过程相互协作,连贯进行,同时,可对修复后的农药污染场地的气体进行原位采集,且整个采集过程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使农药场地内散发的异味气体在聚集后,再进行浓度值量变化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和评估可靠性,无需过多人力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产业结构及城市规划布局不断调整,大量农药、化工等污染企业逐渐搬出市区,引起工业企业退役场地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其中,农药类企业原辅料和产品种类繁多,在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中遗留大量有机污染物,土壤有机污染问题严峻。随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开展,部分具有气味性质的有机污染物透过土壤挥发到空气中,导致场地频繁出现异味污染问题,周边居民投诉率不断攀升。异味污染属于感官污染,异味物质通过挥发进入大气后通过人的嗅觉造成人的不适感。此外,异味污染还对人体呼吸、消化、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浓度的恶臭污染甚至会有致癌的风险。
早期的农药行业污染场地修复过程异味的控制,主要采取喷洒植物提取液,通过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学反应,以及天然植物的香味来掩蔽异味。由于掩蔽剂并未完全消除异味物质,因此其环境风险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农药行业场地修复工程中引入国外的泡沫抑制剂,将其喷洒在开挖的基坑、临时堆放的土壤表面,如同在污染土壤表面覆盖上厚厚的一层雪,在一定时间内起到异味的覆盖封闭,避免出现异味扰民。
目前,由于国内外农药行业污染场地异味修复方法众多,优劣难辨,需要对各种方法修复后的农药场地异味修复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这就需要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嗅觉异味的修复后农药场地评估设备,包括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采集区、检测评估区以及操作区的安装主体、设于所述采集区处的异味收集组件、设于所述检测评估区处的异味定量检测组件、控制评估设备正常运行的智能评估模块;
采集区处设有固定安装架,所述固定安装架上远离检测评估区一侧设有第一安装豁口,所述第一安装豁口侧壁设有第一调节滑动槽;
所述异味收集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安装架相对分布且相对侧设有第二安装豁口的活动安装架、设于固定安装架与所述活动安装架之间的伸缩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豁口处的第一褶皱集气罩、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豁口处且与所述第一褶皱集气罩相对分布的第二褶皱集气罩、设于第一褶皱集气罩和第二褶皱集气罩内的气体采集器、与所述气体采集器通过连接总管和负压泵连通的暂存箱,第一褶皱集气罩外壁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豁口内,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动滑柱与所述第一调节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豁口侧壁设有第二调节滑动槽,第二褶皱集气罩外壁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豁口内,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动滑柱与所述第二调节滑动槽滑动连接;
所述异味定量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检测评估区处且内部设有外螺纹杆的竖直安装架、一端通过滑动套与所述外螺纹杆连接且扣接于暂存箱上端的扣接盖、设于所述扣接盖底端安装架、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电子鼻、气体检测仪、驱动所述外螺纹杆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智能评估模块包括设于安装主体上的控制器、设于所述操作区内的电子触摸屏、设于暂存箱处的气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