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70569.8 | 申请日: | 2022-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秀;王泽文;黄洁;赵闯;刘成城;谢敏;杨静;杨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5/06 | 分类号: | G01S5/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差 定位 条件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内容:
依据定位误差分布来构建二维时差定位模型,将模型中变量转化为目标点与定位接收站夹角参数,利用定位接收站中已知副站位置并通过模型求解来获取最优主站位置;
针对获取的最优主站位置,利用先验信息的目标点目标速度方向与可布站区域范围来确定定位主站最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中,利用几何精度稀释来作为定位误差分布来表示目标点到各接收站与到第一个接收站之间的距离差;通过将距离差进行微分形式表示来表示远场环境下目标点的定位误差函数,由定位误差函数来构建二维时差定位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维时差定位模型表示为其中,σx与σy分别表示测量误差在x轴与y轴上的分量,表示位置估计定位误差协方差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二维时差定位模型,针对站址位置函数,将函数中的目标点与接收站的距离变量转化为目标点与定位接收站的夹角参数,使目标定位误差大小与目标点和接收站两者之间的距离差测量误差、相关系数及目标和接收站两者之间的夹角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有两个副站,其与目标点的夹角表示为θ2和θ3,待求解主站与目标点的夹角表示为θ1,模型中关于夹角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其中,σr表示距离差测量误差,k表示相关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求解中,根据目标点与副站位置来确定目标点与各副站之间的夹角,利用模型中关于夹角的计算公式来获取主站与目标点的夹角θ1,并通过模型求解,依据位置各分量误差总和最小时的站址位置来获取主站最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定位主站最终位置时,依据主站最优位置中主站与目标点的最优夹角来确定目标点与主站之间的射线,并依据先验信息的目标点目标速度方向夹角β、主站最优位置中主站与目标点的最优夹角θ1与β-θ1的范围、及可布站区域范围边界的两个上下临界点U1和U2来确定主站最终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定位主站最终位置时,当θ1小于其他副站与目标点之间的夹角,则依据β-θ1值大小,若β-θ1180°,则主站位置选择在边界值U1,如果β-θ1180°,则主站位置选择在边界值U2;当θ1大于其他副站与目标点之间的夹角,则依据β-θ1值大小,若β-θ1180°,则主站位置选择在边界值U2,如果β-θ1180°,则主站位置选择在边界值U1。
9.一种远场时差定位条件下布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位置寻优模块和最终输出模块,其中,
位置寻优模块,用于依据定位误差分布来构建二维时差定位模型,将模型中变量转化为目标点与定位接收站夹角参数,利用定位接收站中已知副站位置并通过模型求解来获取最优主站位置;
最终输出模块,用于针对获取的最优主站位置,利用先验信息的目标点目标速度方向与可布站区域范围来确定定位主站最终位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05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